长时间的亲子陪伴,我对孩子失去了耐心( 三 )


文章插图
一方面,孩子帮助家长们疏导情绪,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法 。于是他变得很讨好的样子,异常乖巧 。网友F说她家孩子最近变得小心翼翼,爱照顾人,给爸爸递块巧克力,给妈妈拿瓶酸奶 。她希望大人们吃点甜的,开心一点,放松一些 。
另一方面,他们是“坏”情绪的承载者 。家长无意识地把恐慌置换为较容易发泄的愤怒 。线上怒怼恶行和谣言,线下怒怼身边人 。孩子的哭闹声,冲破了原有的防御,于是他开始加码,启动“家长常规套餐”——抱怨、攻击、讲道理 。哭是导火索,发泄情绪,才是真目的 。
所以,若是你感觉孩子和平时不一样,不是他变“坏”了 。而是家长们的情绪变化了 。
被意识到的恐惧让人学会保护好自己,安分守己 。不被意识到的恐惧让人行为失控,难以平静 。
如果这段时间,你感觉自己在激情状态时失去理智,无法控制自己 。那么你应该花点时间,去觉察自己的感受 。只有意识到,才能够表达和调节它 。

长时间的亲子陪伴,我对孩子失去了耐心

文章插图
我总结了自我认可情绪的小口诀:人人都有情绪,一会儿就过去 。感受认同体验,和别人没关系 。
情绪不分好坏,它只是经由身体来表达,给情绪一点时间,它总会过去 。“一会儿”是个时间单位,因情绪强烈程度和个体处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据心理学家们研究显示,情绪在身体里停留的时间并不长,最强烈地感受也会在30天内消散过去 。
如果和孩子互动时,你明显感觉自己烦了 。那你就需要立马停止互动,身体在提醒你,需要安静地、平静地疏散它 。
我推荐大家也可以投入自己的爱好中,比如:运动,书写,绘画,阅读,观影,制作美食,整理家务或者趁机培养一些疏散情绪的练习 。比如,呼吸法练习,打坐,冥想,正念……
长时间的亲子陪伴,我对孩子失去了耐心

文章插图
孩子不明白病情的危害和影响,他只能通过你的情感反应,感受事态的严重程度 。孩子面对情绪的能力有限,他们的防御显得非常的简单,可他们没有恶意,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出一份力,希望一切能过去 。
看见自己的恐惧后,再看孩子的哭闹,才能打开拥抱的双臂 。
Ps:最后,要感谢那些战斗在一线的人们,你们每天都在调整状态,向前冲 。是你们让更多人获得安定 。
也要感谢网上那些段子手们,让焦躁的人们学会了乐观一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