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中的字,你知道如何取字吗?

前文对姓、氏、名做了说明,今天我们再讲下“字”
何为取字
人为什么有字?“冠德明功,敬成人也” 。《礼记·冠义》有云“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而后可以为人 。”所言便是:将垂发束起,并挽在头顶,戴冠插簪,然后由加冠嘉宾根据他名字的含义起一个字,从此,他便承担起礼法的相关责任,正式为成人 。从生物属性的“人”成为社会属性的“人” 。
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因为文化教育的限制,取字在早期属于贵族阶层特权 。后来随着知识的传播,“取字”成为了知识阶层的标志 。没有“字”都不好意思自称“文化人” 。

名字中的字,你知道如何取字吗?

文章插图
所以对名、字的了解是古代文人的一个基本素质 。《大唐新语》中就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唐张由古有吏才而无学术,累历台省 。尝于众中,叹班固有大才,而文章不入《文选》 。或谓之曰:《两都赋》、《燕山铭》、《典引》等,并入《文选》,何为言无?由古曰:此并班孟坚文章,何关班固事 。闻者掩口而笑 。” 张由古不知班固字孟坚,所以误将一人认为二人 。
何时取字
“名”在生下来之后不久就有了会由父辈取名,而“字”则要到一定的年龄才有 。
《礼记·曲礼》有云“男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 。’”此时林黛玉年龄未及十五,未行笄礼,因此没有自己的字 。(结果贾宝玉上来就要给林黛玉取字,可见贾宝玉也够“混”的了 。)
名字中的字,你知道如何取字吗?

文章插图
如何取字
《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故“字”又称“表字” 。由此可知“字”是对“名”的解释与延伸 。所以人们在取字时是十分讲究的,而且需有规律可寻 。《白虎通·姓名》“或榜其名而为之字者,闻其名知其字,闻字既知其名”
古人取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 。
如:屈平字原;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 。
名字中的字,你知道如何取字吗?

文章插图
2、辅助式,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互为辅助 。
如:梁鸿字伯鸾;狄仁杰字怀英;岳飞字鹏举 。
名字中的字,你知道如何取字吗?

文章插图
3、矛盾式,即表字和名意思相反 。
如:曾点字子晳;朱熹字元晦;刘过字改之 。
名字中的字,你知道如何取字吗?

文章插图
4、扩充式,即表字与名意思相顺 。
如:赵云字子龙;陆羽字鸿渐;于谦字廷益 。
名字中的字,你知道如何取字吗?

文章插图
5、延伸式,即表字是名意思的延伸 。
如: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胡适字适之 。
【名字中的字,你知道如何取字吗?】
名字中的字,你知道如何取字吗?

文章插图
另外,在以上几种取字方法之外,还会在取的字之上再加上一字,以表更多含义 。
1、表示排行,会在取字之前加上“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
如:孙策字伯符(长子);孙权字仲谋(次子);孙翊字叔弼(老三);孙匡字季佐(老四) 。
2、表示美称,会在取字之前加上“子”,表示美称或尊称
如: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建;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