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人到中年,有必要参加同学聚会吗?( 三 )


可是每一声 , 都只是听了个寂寞 , 每一朵水花 , 都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朵 。
那时我脑子里想起一句话: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
同学聚会|人到中年,有必要参加同学聚会吗?
本文图片

03
亲爱的同学 ,
你成为当初想要的样子了吗?
聚会中的这种种现象 , 不禁让人想起很多人的疑问:
人到中年 , 同学聚会还有必要吗?
也许 , 那些聚会中的同学想要的、看到的、找寻的、逃离的 , 多半是现在的人生 。
有人渴望寻找自己从前的印记 , 以短暂逃离现在的缺憾 。
那是一段呈亮色的岁月 。 可是 , 那些交织着羞怯、甜蜜和隐痛的、情窦初开的岁月 , 再也不复返了 , 相见终究不如怀念 。
有人有未完成情结 , 渴望在新的时空下重新汇聚、真正被看见一次 。
可是 , 外界的关注无法真正令一个人的自恋真正成熟起来 。
同学聚会中的“炫耀” , 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 。 然而 , 当向外界展露自己的成功、风光和顺利时 , 往往是一种夸大性的防御 , 防御的正是内在的虚弱 。
那些内在真正强大而整合的人 , 早就将人生调成静音了 。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到的 , 成熟的人有一种“直而不肆 , 光而不耀”的境界 。
也许一个人完成成熟的蜕变时 , 就会知道将眼光从外界投向内心、懂得真正看见和关注自己了 。
看见自己 , 就是当生命的年轮逐渐外扩时 , 依然保持觉察和成长 。
如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说道:大半的人在二三十岁就死了 。 一过这个年龄 , 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 , 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 。 他们一方面对世界没有任何的好奇心 , 只求得过且过;另一方面又常常感到无奈和迷惘 , 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无趣 , 如行尸走路般的活着 。
所以 , 中年或许成了很多人的第二次叛逆期 。
在此过程中 , 人可以完成很多重要的自我整合 。 《可塑的我》一书的作者陈婕君说 , 青春期和中年危机 , 在本质上都是思考“我是谁” , “我从哪里来” , “要到哪里去”这样的人生命题 。
我们的人生之帆在驶向何处?是否在离渴望的自己越来越近?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吗?幸运的是 , 很多偏离航线的中年人 , 在这个时期依然有可塑性 。
看见自己 , 也意味着建立在独处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
温尼科特认为 , 独处是情绪成熟的重要标志 。 有独处能力的人不会热衷于参加同学聚会和各种社交活动 , 懂得为自己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发展环境 , 不受他人价值观和庸常话题的影响 。
也只有在不依附外界的状态下不断自我发展 , 才能够获得优秀的人脉、获得与他人价值交换的资本 。
再回首惘然如梦 , 而当下的每一天 , 都是一个欣欣然的新开始 。
同学聚会|人到中年,有必要参加同学聚会吗?
本文图片

本文转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超过2000篇原创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 , 7年陪伴 , 少点内心的冲突 , 多点精神的自由(ID:zqfxlgzs)
【同学聚会|人到中年,有必要参加同学聚会吗?】作者:南小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终身成长者 , 一个对生命充满好奇心的人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