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以后|“吃不起就别吃”网红餐厅副总裁言论惹众怒:嘲笑穷人都没好下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以后 , “西贝莜面村”被更多人知晓 , 成为一家网红餐厅 。 而西贝价格越来越贵了 , 一碗焖面要卖59元 , 里面一份看似平平无奇的馒头花卷都卖二三十块钱 , 让不少人看到菜单后当场傻眼 , 质疑为啥这里的饭菜性价比如此之低 。
当然 , 不可否认的是 , 西北的确存在一些特色菜品 , 喜欢的朋友可以去尝试 。 但这虚高的价格未免劝退 。 而真正引发众怒的 , 是西贝莜面村总裁转发的一条评论 。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以后|“吃不起就别吃”网红餐厅副总裁言论惹众怒:嘲笑穷人都没好下场
文章图片
前西贝副总楚学友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了“之所以舆论对西贝涨价有如此大的反应 , 是因为绝大多数微博网友的月收入低于5000块钱 。 ”楚学友通过这条微博来回应自己对于广大网友对于涨价的质疑 , 多多少少透露着吃不起就别吃的傲慢态度 , 有几分嘲讽之意 , 这个举动无疑得罪了一大批网友 。
这个行为就好比 , 一边看不起消费不高的群体 , 一边又疯狂赚着这些人的钱 , 得了便宜还卖乖 , 这种行为实在令人嗤之以鼻 。
深挖这个事件背后的原因 , 我们可以感受到中上阶层对于穷人甚至绝大多数普通人的不理解 , 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共情能力的确实 。 毕竟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 , 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 。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以后|“吃不起就别吃”网红餐厅副总裁言论惹众怒:嘲笑穷人都没好下场
文章图片
从统计学概率上来讲 , 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 并非什么精英群体和权贵 。
而这两个群体间 , 仿佛有着巨大的鸿沟 。 就像前西贝副总裁楚学友的这种言论 , 令人听了无不愤怒 。 因为他只站在了自己的立场 , 认为自己的餐厅只是服务于少数人 , 只有那些商业经营者才配来这里吃这些高价菜 。 他不理解普通人的消费情况 , 不理解这个群体的辛苦 , 反而还嘲讽这个群体 , 这就是一种偏见 。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以后|“吃不起就别吃”网红餐厅副总裁言论惹众怒:嘲笑穷人都没好下场】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偏见呢?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 ,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偏见的认知根源就是“将人归为不同的群体” 。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以后|“吃不起就别吃”网红餐厅副总裁言论惹众怒:嘲笑穷人都没好下场
文章图片
生活中 , 我们也不难发现 , 社会是由大大小小的群体组成的 , 小至一个家庭 , 大到一个国家 , 我们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群体 , 将共同目标、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 。
也就是说 , 我们简化世界的方法之一就是“归类” , 通过把外部客体归入不同的类别 , 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组织世界 , 减少认知负荷 。 当我们去判断某个人怎么样时 , 会首先将其放在某个群体中 , 然后在群体的背景下去评价这个个体 。
比如 , 我们会认为女生是温柔娇小的 , 男生是勇敢无畏的;德国人是严谨的、非洲人是野蛮的等等 。 这也叫做群体“刻板印象” 。 刻板印象的好处是能节省我们的认知资源 , 而也会带来诸如误解、偏见等负面影响 。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以后|“吃不起就别吃”网红餐厅副总裁言论惹众怒:嘲笑穷人都没好下场
文章图片
在一个群体内部 , 人与人之间往往有着更高的相似性 , 而群体与群体之间 , 则存在着更大的差异 。 一般来说 , 不同的群体间接触、交流和沟通会比内群体的成员间少很多 , 这也导致了一些误会和偏见的产生 。
这也导致了我们会自然赋予内群体的成员更好的品质特征、与他们的关系也更加亲近 , 而对于外群体的人感到陌生 , 会认为其有一些不良品质 , 不理解、甚至会歧视外群体的人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前西贝副总对于大多数网友的反应感到不解 , 因为他将绝大多数普通人视为外群体 , 认为只有高收入的人才能消费的起高价 , 产生了歧视心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