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起遛狗不拴绳违法 五月一日天气( 二 )


东花苑医院狂犬疫苗门诊负责人俞健介绍,白天和晚上都有因为被宠物咬伤来接种疫苗的市民,平均每天有10个被宠物犬咬伤或抓伤的患者求医,很多是因为没有拴绳 。
医生提醒市民,被宠物抓伤或咬伤有划痕,没有出血,不能排除肉眼看不见的伤口存在,建议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同时呼吁广大养犬市民,出门记得拴绳,文明遛狗!
市民态度
爱狗人士 习惯成自然,文明养犬不难
对于即将实施的新规,养犬市民持什么态度?采访人员走访时,大多数养犬市民对新规表示支持 。
26日晚上7时许,在北区嘉境邻里公园,不少居民在散步锻炼,一些居民牵着宠物狗散步 。在公园东侧步道,采访人员碰到了家住瘦西湖鼎苑小区的刘先生和袁女士夫妻,他们手拉犬绳,牵着宠物狗在散步 。袁女士说,他们养狗有四五年时间,天气晴好时都会出门遛遛狗 。
“我知道从今年5月1日起,不牵绳遛狗将‘升级’为违法行为 。对于这样的规定,我们举双手赞成 。”袁女士说,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养成了遛狗拴绳的习惯,一是为了保证其他居民安全,二是养成文明养犬的习惯 。
“除了拴狗绳,我们还随身携带了塑料袋,狗狗方便后能及时处理掉 。”一旁的刘先生说,自家的宠物狗也养成了习惯,在大小便前都会叫几声示意他们,不会随便在路上拉屎,一般它会找个角落位置方便,之后他们拿纸巾或塑料袋清理掉狗屎 。
采访中,一些爱好养宠物的市民坦言,他们过去遛狗确实不喜欢拴狗绳,主要是不愿用绳子束缚它们 。
“之前我养的哈士奇出门乱窜,吓坏了小区孩子,后来邻居和我因此闹了矛盾,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不对 。”市民刘女士说,过去没有文明养犬的意识,总是自私地认为自家狗不咬人,忽略了其他居民的感受 。现在她也养成了文明养犬的习惯,注意养狗最基本的两点,即牵绳和捡屎 。
市民卢先生有一只养了6年多的金毛犬,名叫“多多” 。“多多”小的时候就有犬绳,随着“多多”长大,绳子也换了好几条,出门时卢先生都要带着绳子,以防走丢 。“以前到了广场或者公园,看到人少时会解开绳子,随它去玩,现在拴绳的意识在提高,遛狗全程都拉着绳子 。”卢先生表示,对于即将施行的新规,他很支持,毕竟对于宠物主和他人来说都有利,大家一起遵守新规,可以将意外降低 。
其他居民
有法律约束,出门更放心
佳家花园小区居民王先生说,他们一家人都不喜欢养宠物,有时见到有邻居遛狗不拴狗绳,特别反感 。“小区孩子和老人多,要是一个不小心狗往他们身上扑,咬伤他们怎么办?”王先生表示,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里面涉及的相关内容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规范了遛狗行为,他非常支持 。
“这个法规出台真及时,希望能有效制止不文明养犬行为 。”桑园新村小区居民张女士说,“遛狗不牵绳”的不文明行为在一些老旧小区随处可见,肆意放纵的狗狗在小区里撒欢的情况总能见到 。据她了解,一些老人饲养宠物时因怕麻烦不愿拴狗绳,还有的爱狗人士不拴狗绳是为了让宠物自由活动 。“有的人家养的是泰迪、贵宾这样的小型犬,狗主人比较自信,认为它们很乖,不会咬人,所以不愿用绳子或狗链束缚它们 。”张女士说,身边有朋友对狗其实持惧怕的心理,尤其对大型犬,见到它们随处乱窜,表示害怕 。今后有了法律的约束,既能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也能提升市民的素质 。
社区管理
开讲座发狗绳、整治流浪狗……
社区“当家人”对新规拍手叫好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