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中医学社|它是调理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的经典良方,名医都爱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代名医吴箎(chí)的临证医案笔记里面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病人患有发热、头痛、干呕、烦躁等病症 , 都认为是因为天气寒冷感受风寒致病 , 应当用麻黄汤来治理 , 而之后医家通过问诊和切诊 , 发现患者的脉象浮大而滑 , 明显就是虽有邪气但是并未深入 , 也就是中医里面的外感风寒、内停痰饮证 。
最后用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一剂药方 , 第二天患者的寒邪就退了 , 而且脉象静和 , 身上也没发热 , 病症几乎完全消除 , 这里用到的方子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参苏饮 。
参苏饮是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一剂解表药剂 , 根据这个小故事 , 其实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它的功效 , 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的作用 , 经常被医家用来治疗气虚外感风寒、痰湿证 , 可以说是解表驱寒、化痰除湿的常用药方 , 而且是名医都爱用 。
参苏饮这个方剂所调治的病证 ,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 , 病因大多是身体本来就气虚不足 , 体内又有痰湿积聚 , 再加上外感风寒 , 寒邪的侵袭 , 所以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症 。
外在的寒邪束于体表 , 与我们体内的正气相互抗争 , 导致体内卫阳之气阻遏 , 肺气郁闭不畅 , 因此一些人就会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 , 但因气机被阻 , 汗液不能透过腠理排出 , 所以也就并不会有汗液排出;风寒通过我们的呼吸进入肺部 , 加上体内痰湿壅滞 , 气机运行不畅 , 所以也会经常感觉到胸腕胀闷 , 咳嗽痰白 。
其中的气短懒言 , 神疲乏力 , 脉象微弱 , 这些都是体内气虚的明显体现 。 因为气虚则没有力气去鼓邪外出 , 所以在治疗上应当要以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为主 。
既然知道了发病的原因 , 那么为什么偏偏要用参苏饮 , 而不用其他的方子呢?这是由参苏饮中所含有的中药配伍所决定的 ,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偏多 , 里面有人参、紫苏叶、葛根、半夏、茯苓、枳壳、桔梗、木香、陈皮、甘草、前胡 , 总共11味中药 , 但是现在医家也会给里面加入适量的生姜和大枣 , 所以整个药方的中药数量算是比较多的 。
这个方剂名唤“参苏饮” , 参就是人参 , 它的作用很强大 , 早已是众所周知 , 但是对于苏也就是紫苏这味中药来说 , 很多人对它的认识还是有一些不全面的 。 紫苏既是一味食材 , 也是一味中药 , 那么紫苏在参苏饮中所起到的作用究竟是怎样的呢?
【金兰中医学社|它是调理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的经典良方,名医都爱用】
一般来说 , 苏叶药性辛温 , 归经肺脾 , 辛温可以散寒 , 也可以行气 , 所以苏叶善于发散表邪 , 同时又可以宣肺止咳、理气宽中 , 完全对应治疗了患者的基础性病症 。 加入葛根是为了增强苏叶发散风寒的能力 , 同时葛根本身又具有解肌舒筋的功效 。
参苏饮中用到了大量的理气化痰的中药 , 半夏、前胡、桔梗能够化痰止咳 , 陈皮、木香、枳壳能理气宽胸 , 要知道我们的脾脏是体内生痰生湿的源头 , 茯苓健脾渗湿以治理生痰之源 。 化痰和理气同时兼顾 , 充分体现了医家“治痰先治气 , 气行痰自消”的道理 , 同时又可以帮助表邪的宣散、肺气的开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文/金兰都活到现在 夜读|如果人生只有24小时,你现在几点?
- 脾胃 要想痘痘好,脾胃保护很重要!中医护肤
- 气血脸黄、长褐斑?拒做“黄脸婆”从中医古方开始,补气补血健脾胃
- 中医药 到2025年,枣庄人均预期寿命将达79.5岁
- |最美护理 | 家人们,我在山东中医药高专挺好的!
- 西安市西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马晓红:敏感肌肤平时怎么护肤?如何根治?
- 痘痘 同为55岁女人,为何中医教授从不长斑,皮肤还细腻?这3点要学会
- 老中医 老中医为啥要跑小红书集体卖惨?
- 按摩 中医告诉你,不补脾你就减不了肥!
- 于外《黄帝内经》养于内,美于外,中医养生多食五色菜果!吃哪些菜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