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黑前任的人,到底是“放下了”还是“没放下?”( 二 )
删除联系方式 , 便是删除记忆 , 否认回忆 , 选择逃避 , 自我欺骗 。
我不清楚为什么人们在面对丧失时 , 会下意识这么做 。 我也不知道人们哪里来的勇气 , 自以为自己可以抵挡一切 。
人们为什么那么坚信通过删除联系 , 就可以当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 就可以抹杀掉一切?
我之前觉得这是因为很多人很傻 , 傻到相信自己的耐受性和控制力 。 最后才发现 , 是我傻 , 我没意识到人的内部有多脆弱 。
本文图片
莫泊桑说过:
人的坚强和脆弱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 有时我们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有时 , 也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 。
我们可能就是无法面对自己的脆弱 , 无法正视最真实的自己 , 我们太害怕自己会失控 , 害怕看到他的头像会记忆翻涌 , 想起他对自己的好 , 对自己的坏 , 对自己的温柔 , 对自己的暴躁....
这一切的一切 , 都是因为我们内心还停滞着“被爱的渴望” , 想继续被那个人拥抱 , 想继续被爱 , 继续被认可 , 继续被呵护 , 继续被环绕 , 继续被簇拥 。
所以说 , 删除前任 , 不代表完全“放下了” 。
所以 , 为何不遵从自己的本心?
想保持联系 , 就去联系 。
这有什么好羞耻的?
本文图片
你问我何为“本心”?
在看到自己的本心前 , 你必须要先面对自己最恐惧的事物 。
你可以问问你自己:你现在最恐惧的是什么?
最恐惧的是害怕无法和他复合吗?我想肯定不是 。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 ,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 , 包括那些自毁自伤的行为 , 我们选择做一件事 , 选择某种生活方式 , 都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 不管这件事本身有多么不堪和荒诞 。
本文图片
就比如说 , 抑郁症 , 也许我们就是为了回避这个世界 , 不想让别人讨厌自己 , 我们才会不断地退缩 , 不断地自我怀疑 , 最终以“抑郁症”的形式防御了这个世界 。
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分手后变得那么的颓废和自闭 , 也许就是因为这能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 我们不想面对自己真正害怕的 。
那我们真正在惧怕什么呢?
两个字 , 自己 。
我们害怕面对自己 , 不想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 所以会投身于外界 , 投身于前任 , 想要从外界得到能量 , 让外界爱自己 , 而不是让自己先去爱自己;让外界面对自己 , 而不是自己先去面对外界 。
本文图片
所以我们会复合 , 去挽回 , 就是因为我们害怕关注自己 , 所以才会强迫性的关注前任 。
我们之所以既想要删除他的联系方式 , 但同时又希望两个人复合 , 希望前任忘不了自己 , 就是因为我们既想被爱 , 又想保留自己最后的尊严 。
一句话 , 我们想有尊严地被爱 。 而不是靠低贱、卑微地爱着对方 , 赢得对方的怜惜 , 把自己当作弱者 。
但我可以告诉你 , 分手后 , 尤其是刚刚分手那段日子 , 对方依旧在爱着你 , 不问归期地爱着你 。
别把人想得那么非黑即白 , 爱的对立面不是恨 , 是冷漠 , 是无所谓 。
而如果此时你面对了自己 , 一遍遍地问自己是否还在爱着 , 剖析了自己内心 , 答案是依旧在深爱着那个人 , 放不下他 , 还在期待着什么 , 那这个就是你的“本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