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同学的自救|老公被判14年,“王小蒙”毕畅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往事?( 二 )
有时候因为想念家里 , 也会躲在宿舍的被窝里偷偷哭泣 。
只是 , 哭泣换不来任何东西 。
年幼的她 , 所有对未来的憧憬 , 都是父母以及老师不断灌输的 。
从小学艺的她 , 就像一张白纸 。
多年以后 , 有一次毕畅参加电视节目 。
主持人让她现场展示一段才艺 。
两只手绢被毕畅灵巧地抛舞起来 , 台下传来阵阵喝彩 。
或许那个时候毕畅才真正懂得 , 台上一分钟 , 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真谛 。
2002年 , 13岁的毕畅从艺校毕业 。
她开始跟着艺术团 , 出现在各地的表演舞台上 。
因为年纪还小 , 多数时候 , 她在舞台上只是众多群演中一个不起眼的伴舞 。
不过 , 机会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地酝酿并降临 。
2003年 , 靠小品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赵本山 , 决心把东北地区的民间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
于是那一年 , 辽宁省民间艺术团正式成立 。
艺术团成立之初 , 包括赵本山在内 , 总共只有26人 。
百忙之中的赵本山 , 开始为艺术团不断寻找新人 。
2004年 , 毕畅随团到广州参加演出 。
原本是一场极普通的跟团演出活动 , 恰好赵本山也去了广州 。
更为巧合的是 , 毕畅在一场演出中与赵本山同台 。
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小演员 , 一个是红遍全国的小品王 。
唯一能让赵本山记住毕畅的 , 就是她的表演功力了 。
演出结束 , 赵本山就问她 , 愿不愿意到自己的艺术团里去 。
就这样 , 15岁的毕畅加入了辽宁省民间艺术团 , 正式成为赵本山麾下的一名弟子 。
进入民间艺术团的第二年 , 毕畅就获得了一次在影视剧中露脸的机会 。
电视剧《马大帅2》 , 她在剧中饰演了彪记靓汤的一个服务员 。
全程没有半句台词 , 她只是一名普通的龙套 。
虽然身份和二人转舞台上的伴舞差不多 ,
可最大的区别在于 , 龙套演员可以在亿万观众面前出镜 。
这对年少的毕畅来说 , 已是很大的进步了 。
在艺术团里 , 她接戏的机会还不多 , 多数时候毕畅还是以二人转舞台为主 。
她也清楚 , 自己还需要很大的历练 。
小时候的学艺是练基本功 , 现在每天的登台演出 , 就是在逐渐建立和强化自己的表演风格 。
对毕畅来说 , 这个过程必不可少 。
2006年 , 《乡村爱情1》正式播出 。
饰演女主角王小蒙的 , 是王亚彬 。
彼时 , 毕畅还从未想过 , 自己以后能接棒王小蒙这个角色 。
王亚彬年长毕畅5岁 , 她是学中国古典舞出身的 。
1997年的时候 , 她就曾获得第五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优秀表演奖 。
她与赵本山相识于春晚舞台 , 因此在《乡村爱情》筹拍之际 , 赵本山第一时间想到了她 。
对此时的毕畅而言 , 前者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
《乡村爱情1》播出即获得空前好评 , 王小蒙这个角色也迅速被观众牢牢记住 。
而此时的毕畅 , 在电视剧《今日升堂》中饰演了配角茉莉 。
角色和剧目都不重要 , 重要的是她在其中有了可以表演的机会 。
随后 , 她又在2009年播出的《关东大先生》中饰演枣花 。
而此时的毕畅 , 依旧还是一个配角 。
从04年入团到09年 , 几年时间的历练 , 毕畅已经逐渐适应了荧幕前的表演节奏 。
她很清楚 , 有没有机会担纲真正的主角 , 除了表演功底之外 ,
角色和自身的年龄气质是否符合 , 是否有合适的机遇 , 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
此刻 , 20岁的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 她需要的是一次真正的机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人到中年,远离四个人,继续来往也毫无意义
- 香蕉|男生嘴馋,偷吃女同桌的香蕉不承认,结果被发现,好戏上演了
- 原生家庭|人到中年,还在炫耀这些的人,很难有出息
- 人到中年,多靠近“滋养”你的人
- 人到中年才明白,三个人生幸福的真谛
- 人到中年,学会这三条职场生存法则,不会被大学生取代
- 一个人到了中年,要“三把火”
- 人到中年,请收起你的矫情
- 爱情 人到中年,请收起你的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