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专到“砖厂”:塬上的咸阳师范还有人记得吗?


|从师专到“砖厂”:塬上的咸阳师范还有人记得吗?
本文图片
那些年 , 宝鸡文理学院叫抱你吻你学院 , 咸阳师院叫大秦帝国皇家学院 。 前者暧昧 , 后者雄浑 。
师院弟子撒向茫茫人海 , 江湖上涮了多年后 , 一想起母校旧事 , 心都会微微地一疼 , 然后涌起一股暖流 。
1
从周至县哑柏镇到渭城区肖家村 , 那是属于师专的黄金时代 。 当年考上师专的人 , 大都是各个县区的学霸 。 八零年代的中国 , 大学录取率约为8.4 , 换算一下 , 那时的师专相当于现在的211 。 1999年大学扩招后 , 考上师专已不稀奇了 , 很多师兄就戏其名曰——“砖厂” 。 话语里多了几分自嘲 。
不管是专校还是砖厂 , 师专作为地方师资摇篮 , 撑起了县区基础教育的大厦 , 这是结实的存在 。 我念中学时 , 师专毕业的老师最多 。 可以这么说 , 没有师专 , 我们小县城的教育 , 半壁江山就塌豁了 。 有个师兄 , 原来教书 , 后来转行了 , 他最见不得人贬低母校 。 碰上这类人 , 他就毫不客气地怼道:“不是师专 , 谁把你喔狗眼窝掰开的?!”
|从师专到“砖厂”:塬上的咸阳师范还有人记得吗?
本文图片
师专的迷人 , 还有这么几个画面 。 在哑柏镇 , 渭河边 , 吟诵那古老的诗经 ,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蒹葭苍苍 , 春风沉醉 , 水鸟起落 , 心跟着一起飞 。
在肖家村 , 麦草垛下 , 读一段红楼 , 林妹妹头上也落满了麦草 。 大学和村庄融合 , 中文系的浪漫沾满湿漉漉的地气 。
带着前辈们的诗意 , 我也成了大秦帝国皇家学院的一员 。
2
大四那年最疯狂 , 很多事散发着啤酒味 。
同学们都忙着考公务员考研 , 我呢 , 比较堕落 。 考公务员没敢想 , 原因说出来有点可笑 , 看见等差数列 , 我就头晕 。 研究生 , 算是离我最近的一条出路 , 可是由于英语太差 , 加上我这人懒散惯了 , 犹豫了三秒也放弃了 。
但我最终到底还是报了名 。 心心念念的西大中文系 。 “杏花吹满头” , 唐诗美学的李浩教授 , 刘郎才气的炜评教授吸引着我 。 没复习就去赶考的人 , 当年全省估计就我一个 。 我这人弄事缺一股子狠劲 , 又没自信 , 所以考研自然就成了“烤烟”——黄了 。 真是醉了 , 考研的事都黑整呢 。
|从师专到“砖厂”:塬上的咸阳师范还有人记得吗?
本文图片
【|从师专到“砖厂”:塬上的咸阳师范还有人记得吗?】■ 咸阳师院校园风光
其实 , 真正的醉才开始 。 最后这一年 , 流行吃散伙饭 。 我一月生活费三百 , 要和同学聚餐 , 唯一的办法就是和肚子商量 。 一天两顿饭 , 标准降低 , 蒸馍就榨菜 , 每月省出一百多块钱 。
醉的厉害的一回 , 好像是在迎宾大道上一个农家乐 。 男生 , 女生 , 中文系的 , 外语系的 , 物理系的 , 乖的 , 难看的 , 关中话 , 陕北话 , 四川话 , 能喝的 , 不能喝的 , 反正都放开了喝 。
老校长讲 , 喝酒有四个境界 , 刚开始守身如玉 , 接下来半推半就 , 然后挺身而出 , 最后舍身取义 。
女同学顶多达到第三重 , 酒桌上的人生戏剧可比现实精彩 。 一个个起初像含羞草 , 都装得跟淑女似的 , 没人愿意喝酒 。 喝热后 , 气氛起来了 , 课堂趣事 , 个人秘史 , 情感生活 , 三箱啤酒过后 , 女同学喝得脸蛋红扑扑 , 白里透红 , 怪好看的 。 她们竟然主动跟男的碰杯 。 其中一个眼神迷离 , 摇晃着身子 , 提着酒瓶 , 拍了一下我大腿 , 是不是男人 , 是 , 就把这瓶酒一口吹了 。 我已经到了第四重 , 儿子娃喝酒怎能输给女子娃!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