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心理|有一些所谓的“好习惯”,其实也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蘑菇心理|有一些所谓的“好习惯”,其实也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文章图片
蘑菇心理|有一些所谓的“好习惯”,其实也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文章图片


前段时间 , 《我爱记歌词》领唱、歌手海峰纵身一跃 ,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他生前的好友透露 , 他多年来一直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
据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 全球预计有3.5亿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 而每年都有80万左右的人因抑郁而自杀死亡 , 大约每40秒钟就有一人因为抑郁而选择轻生(包括自杀未遂)
抑郁症越来越高发 ,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 , 如何预防就是一件值得深思的问题 。
很多人不知道 , 有一些所谓的“好习惯” , 其实也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 如若不够重视 , 日积月累之下 , 就很可能将自己推向抑郁的泥潭 。
【蘑菇心理|有一些所谓的“好习惯”,其实也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那么 , 这些迷惑我们的好习惯有哪些呢?

1. 喜欢过度付出
付出是一种美德 , 这是毋庸置疑的 。 但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 , 或者一味用委屈自己的方式成全别人 , 这样的付出就会带来问题 。
梅子是一名大二的在读生 。 为了练习口语 , 梅子为自己制定了晨读打卡计划 。
早晨出门的时候 , 室友Y让梅子顺便帮她带早餐回来 。 梅子内心很不愿意 , 因为晨读的地点和餐厅并不顺路 , 但为了寝室的和谐 , 她违心地答应了 。 其他室友见状 , 也纷纷效仿 。
本来很充裕的晨读的时间 , 因为给室友带饭 , 变成了早去排队打饭 , 顺带晨读 。 一个学期下来 , 梅子苦不堪言 。
梅子的“苦” , 在于她不懂得拒绝他人 , 觉得拒绝他人内心会有一种负罪感 。
这种习惯性把别人的重要性置于自己之上的付出 , 其实已经不是健康的付出 , 而是一种讨好 。

讨好型的人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 总怕破坏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 所以不惜委屈自己 , 违背自己的意愿 , 时间久了 , 内在的反抗和外表的行为会产生强大的落差 ,
这种怨恨不断地在身体里堆积 , 从而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否定 。
2. 过度自我反省
人要懂得反思和反省自己 , 这样才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 然后改进和提升自我 。

但反省过度同样会有一些问题 。
Marry因为出差把狗送到朋友那里寄养两天 。 有一天 , 她收到朋友的一条短信:狗狗饿了我在喂它!
Marry在回复了谢谢之后 , 突然疑惑:等等 , 她用的是感叹号 , 她是不是生气了?我是不是给人家添麻烦了?
看来自己得分析分析她平常的短信都是怎么发的 , 这样就知道这句话末尾的标点符合是不是有特殊的意义 。
苏格拉底说过 , 不经审视的人生 , 不值得一过 。
但如果这种审视超过了一定限度 , 这人生也会过的一团糟 。
像Marry这样过度反省的习惯 , 要么会误解别人的意思 , 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要么把矛头对准自己 , 总是感觉自己说错了话 , 做错了事 , 并为此而自责内疚 , 变得越来越抑郁 。
3. 遇到问题习惯独自去抗
遇到挫折和打击 , 我们经常鼓励自己要坚强 , 要咬牙挺住 , 这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表现 。
但 , 勇敢去扛是一回事 , 而只会独自去扛又是另一回事 。

台湾作家三毛初二时因为因为一件事情受了委屈 , 倔强的她不再去上学 , 也拒绝与任何人交流此事 。 因为那些交流都会是让她感到不安的痛苦的信息 , 所以要隔绝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