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用了几吨美白,为什么还是白不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美白产品,用了之后效果都不明显。用了几吨,还是特么白不了。
是因为皮肤太黑了吗?还是因为产品不行呢?今天就告诉大家真相。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黑色素的产生过程:
在表皮深层(基底层),存在一种细胞叫黑色素细胞,它们就是黑色素的生产工厂,专门生产黑色素这种产品。
黑色素的生产是以酪氨酸为原料的,然后在车间里经过复杂的生产过程(氧化过程),最后,一步步被加工成产品(黑色素)。在生产过程中,酪氨酸酶很关键,它可以启动和加速生产过程,就相当于生产车间的发动机。
那么产品做出来了,就要流通到市场才行嘛,黑色素的目标市场就是角质层。为了将产品运送到市场,就需要有物流系统。因为角质细胞是不断从皮肤底部往上更新的,所以正好可以作为运输车辆,将黑色素运到市场,于是黑色素就转移到角质细胞中,随着角质细胞的更新,最后投放到市场(角质层)。
黑色素|用了几吨美白,为什么还是白不了?
文章插图
平时这个生产车间的效率并不高,所以不会一下子产生大量产品,基本属于供需平衡,但如果酪氨酸酶过度兴奋(相当于发动机加速了),那生产车间的效率就提高了,这个时候就产生大量的黑色素,出现供大于求,
大量的黑色素堆积在角质层,皮肤就会变黑。
所以酪氨酸酶这个“发动机”可以调控黑色素的产生。但是每个人的“发动机”功率都不同,也就是说酪氨酸酶的活性不同。有的人天生功率大,酪氨酸酶一直比较兴奋,所以产生的黑色素就比别人多,所以天生就比较黑,例如黑人。
而有的人则是后天影响,例如紫外线、雌激素、炎症,这些因素会刺激酪氨酸酶,使得这个发动机加速,产生黑色素增多,这个时候大量的黑色素堆积,就会影响肤色,所以暴晒之后会晒黑,怀孕之后有的人会长斑,长痘之后有的人会有痘印。
那么市面上很多美白成分,例如氢醌、曲酸、光甘草定和甘草提取物、熊果苷、维生素C、维生素E、壬二酸,这些成分的作用主要是抗氧化,通过抑制发动机或者破坏生产过程,从而抑制黑色素产生,而烟酰胺的作用主要是抑制黑色素的转移,不让黑色素跑到角质细胞里。
黑色素|用了几吨美白,为什么还是白不了?
文章插图
所以说,这些成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车间、物流系统这两个环节,但如果黑色素已经从工厂离开,已经流通到市场,也就是已经跑到角质细胞里了,那这些成分的作用就不大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的皮肤已经表现出黑,那就说明黑色素已经跑到了角质层,你再用这些产品,效果当然是不明显。这个时候你用这些产品,只是抑制它产生更多,但无法将已经产生的黑色素直接分解掉。
这就是为什么用了美白产品,效果不明显的真相:它们不是直接分解黑色素的。
角质的更新脱落是28天左右,所以很多美白产品只有坚持使用几个月,等原来的脱落了,才会看到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影响美白效果的因素:紫外线。
如果紫外线一直刺激,使酪氨酸酶很活跃,那就算你用再多的美白产品也无法阻止黑色素产生。
那么对付这些已经跑到角质层的黑色素,有什么其他方法吗?
1、激光 可以直接分解黑色素,但如果不注意防晒,后续不使用美白产品维持,也是不行的,所以我见过一些做了皮秒的,效果也不明显。
2、果酸或水杨酸加快角质脱落,但有一个前提,你的角质层要厚,否则美白不成,倒先把屏障破坏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