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乃身之宝|准备走进婚姻的你,建议你考虑清楚这3个问题( 二 )


这种获得不是来自于限制本身 , 而是来自于对限制的“接受” , 进而把“接受”变成一种爱和奉献 。
第二种拓展:让自我获得归属感 。
两个人从单身的“我”到“我们” , 再到生儿育女 , 会获得极大的归属感 。
第三种拓展:让人获得对抗时间的能力 。
我们可以用“在一起”来对抗个人难以面对的生老病死 。
可见 , 走进婚姻组建家庭 , 可以让我们的自我有所拓展 , 而这便是长出了新的自我 。
3.好的婚姻是经营出来的第三个问题其实是在强调 , 好的婚姻是两个人一起经营出来的 。
“如果他(她)有一天发生一些很不好的事情 , 我能不能一样去爱她”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是否定的 , 就说明处于恋情中的两个人缺少了“共患难”的意识 , 而这自然会破坏感情 。
这个“共患难” , 在我看来 , 并非仅指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 , 比如 , 贫穷、生病、事业危机 , 等等不如意的事 , 还包括对于伴侣本人的接纳 。
也就是说 , 结婚后 , 我们发现伴侣和婚前不一样 , 这时我们能否依然接纳他(她) , 爱他(她) 。
因为我们很可能把伴侣理想化 , 当过起柴米油盐的生活后 , 发现对方“变”了 。
正如知名亲密关系专家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一书中说的:“亲密关系的过程 , 一开始是互相吸引 , 然后一步步发展出浪漫的火花 。 人一旦坠入情网 , 难免会有过高的期望 , 以致最后掉入幻灭的深渊 。 ”
可见 , 我们要意识到梦想会幻灭 , 然后学会和伴侣一起经营婚姻 。
好的婚姻 , 不是一蹴而就的 , 它需要双方有共患难的力量 , 还需要双方学会接纳和放手 , 不去强迫伴侣改变 , 这样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爱 。
写在最后:其实 , 上述三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点 , 那就是爱的能力 。
也就是说 , 准备走进婚姻的人 , 需要理解爱是一种能力——明白不能把依赖当作爱 , 知道真正的爱是彼此成就 , 还要懂得好的婚姻需要两个人一起经营 , 这样才能收获幸福的婚姻 。
正如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的 , 现在很多人对爱有误解:他们认为 , 爱不需要学习 , 只要找到一个爱的对象 , 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幸福;他们觉得爱就是如何得到别人的爱的问题 。
其实并非如此 。
弗洛姆认为 , 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 , 是通过学习提升的一种能力 。
所以 , 准备结婚的人 , 要多问问自己 , 懂爱吗?会爱吗?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