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儿风停夜泊聊情感|《篱笆·女人和狗》:女人婚恋的幸与不幸,究竟取决于什么?( 二 )
二:婚姻里心怀他人 , 所有的苦难都不值得被同情是的 , 枣花从未爱过葛铜锁 , 她的心里只有小庚 。 可是 , 虽然她不情愿 , 但还是选择了接受母亲的安排 , 进了葛家的大门 , 按常理应该安守本分 。
然而 , 枣花多次与初恋情人小庚四目相对的泪眼婆娑被葛铜锁亲眼撞见 。 这恐怕是个男人都难以接受吧?
葛铜锁是爱枣花的 , 从那次在场院里看到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 铜锁拎起扁担要打小庚 , 枣花拦在前边葛铜锁说的话中就能看出来 。 葛铜锁说:
枣花 , 你再不躲开 , 我就连你一块打……
是的 , 葛铜锁打过枣花无数次 , 这样的行为也从来都是被人咬牙切齿不给原谅的事 。 但却可以从那句话里得知 , 葛铜锁每一次打枣花都是心存不忍 。
枣花既然选择了葛铜锁 , 就该和小庚保持距离 , 更应该有再大的困难都学着自己去解决 , 而不是和小庚再相对无言泪已轻轻洒落衣襟 。
说到底 , 枣花和铜锁 , 从来就没有真心在一起过 , 她只是身在葛家心一直在小庚身上 , 并从未对任何人有所遮掩这样的真实心理 。 这段婚姻不是枣花想要的 , 但这不是铜锁的错 。
虽然枣花受了很多苦 , 但因为她婚内与其他男人的亲密的越轨行为 , 以至于所有的苦难都不值得被同情 。 不自重、不自爱的人 , 不是自作自受又是什么呢?
三:清醒之人 , 才能活出幸福、通透的婚恋生活同样是嫁给葛家 , 同样是女人 , 无论大儿媳马莲还是二儿媳巧姑 , 亦或是四儿媳喜鹊 , 都过得比枣花幸福 。 论及粗鄙 , 其他兄弟也有着某些暴力的倾向 , 可并非每个媳妇都像是枣花一样 。
就是因为其他人都比枣花活得清醒、明白 , 她们均才在各自不同的追求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婚姻美满 。
马莲 , 因为要求得少 , 所以也容易被满足 。 尽管很多时候被男人呵斥 , 偶尔粗鲁对待 , 但马莲内心毫无杂念 。
她
被喻为人精的巧姑 , 是那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厉害角色 。 伤天害理的事她不做但却得理不饶人 , 这是巧姑一贯的做派 。 所以 , 银锁对巧姑是又敬又怕 , 全家人乃至凡是和巧姑有接触的人 , 都对巧姑礼让三分 。
喜鹊 , 有文化、有见识 , 耿直、豁达 , 自己不吃亏也见不得别人吃亏 。 铁锁与喜鹊是郎才女貌、妇唱夫随 。 两个人因为有共同的目标、语言而成为一对佳人眷侣 。
相比之下 , 枣花简直是糊涂的代名词 。 她没有自己的目标、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追求 , 只为了活着而活着 。 这样的人 , 又如何能获得幸福的眷顾呢?
女人一生 , 婚恋占据了超过半数的比例 , 而原生态家庭影响及个人的活法会直接给她的幸福做主宰 。
枣花后来终于说服了所有人 , 在喜鹊的帮助下和铜锁离了婚 , 如愿地嫁给了小庚 。 倘若你以为多金又深爱枣花的小庚能够和枣花幸福 , 那便是错了 。
前边提到过 , 枣花娘的行事做派为枣花和小庚的不幸婚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一点不假 。
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女”这句话 , 虽然不完全正确 , 但人们常常不管一个家风和一个人的品行是否匹配 , 就会愿意用女人背后的家庭来定义女人 。
枣花嫁给小庚以后 , 因为和葛家不断来往 , 让小庚非常生气 。 小庚说:
枣花 , 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我对你不好吗?为什么你已经跟我了 , 还要和葛家不断来往?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一位70岁老人:老伴儿走了我才知道,这辈子善待一个人也就赢了
- 孤独|老了,老伴儿不在了,主动做好三件事,晚年也就有了保障
- 人老了,如果老伴儿不在了,请主动依靠三个人!
- 婚姻|老了才知道,这辈子最亲的人不是老伴儿,也不是子女,而是这个人
- 当你老了,老伴儿也走了,你就会明白这些道理是真的
- 导语:女人找到一个对的伴侣 老伴儿欠我的债,我该如何应对?
-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无私的 我和老伴儿争抢为我养老,无非就是惦记我的那些积蓄和房子罢了
- 导语:每个人都知道只有活下去 老伴儿不在了,我感觉越活越没意思
- |一位60岁阿姨的清醒:老伴儿不在了,余生最好的活法,三不原则
- |大妈欠下4万外债,想找个老伴儿帮忙还钱,大爷的话让她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