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楼梦》为例,出现乞巧、七夕、七月初七日、牛郎织女等说法的回目先后涉及第十七至十八回、第四十回、第四十二回、第七十六回与第七十八回:第十七至十八回,元妃赏戏之名《乞巧》; 第四十回与第七十六回,薛姨妈所对酒令与黛玉所联中秋诗句,均提到了七夕与牛郎织女的关联;第四十二回,大姐生在七月初七日,凤姐与刘姥姥均认为生于此日并不好;第七十八回,宝玉所作芙蓉诔,道出了七夕节另一项重要的民间俗尚乞巧之针 。
其中乞巧之针很有特点,明代起初是保留了宋代以来的七夕习俗,如《熙朝乐事》谈到七夕时,仍言“妇女对月穿针,谓之‘乞巧’ 。”但伴随着时间的演进,明代的七夕乞巧之针,在时间上渐渐从夜晚转换到了白天,位置也从月下转移到了日下 。刘侗《帝京景物略》中写:
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中 。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 。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 。
清初《帝京岁时纪胜》中也写:“幼女以盂水曝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觕如椎,因以卜女之巧 。”《红楼梦》中,晴雯含冤而逝,宝玉所作《芙蓉诔》中,就提到的“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就是说斯人已逝,这些女性用来探知自己命运的物什从此也将蒙尘 。
另外,《清稗类钞》之“宫廷七夕”条载:七夕,宫中设果桌祭牛女,皇后亲行拜祭礼,其神牌曰“牵牛河鼓天贵星君”,“天孙织女富德星君” 。也可见在清代,七夕节规格之高、之隆重 。
清代很多画作绘制了七夕节的图景,如故宫博物院藏的《胤禛十二月景行乐图》中描绘了宫廷女性丢巧针的场景: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胤禛十二月景行乐图》 七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月曼清游图》 七夕册页
清代画家陈枚的《月曼清游图》中绘有七夕之夜,众佳丽们按照习俗,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争相观看针在水中呈现的图案,她们一争高下,寻找图案形状优者,胜者预示着放针者的双手最灵巧 。
王世峰:《< 红楼梦>之乞巧节礼俗探究》
【金珠玛米亚古都歌曲 金珠玛米亚古都简谱】赵洋:《乞巧与狂欢——制度与民俗互动下的唐代七夕乞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波西米亚长裙流行款式
- 中国四大古都指的是哪 中国四大古都的简介
- 六朝古都说的是哪里
- 有六朝古都之称的是我国哪座城市 六朝古都的简介
- 开封是几朝古都哪几个朝代 最早定都开封的朝代是哪一个
- 六大古都 六大古都指什么地方
- 开封古都是哪九朝 开封古都的简介
- 作者:黎荔每的隆冬时节 古都长安的雪
- 做春夏最甜美的波西米亚女郎
- 图 春夏出游必备波西米亚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