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是七夕节 。
七夕节北京地区博物馆也推出了近30项活动,七夕当天,北京艺术博物馆将举办织绣技艺体验活动,观众可以听传统手工艺人讲授织绣技艺知识,用传统拼布技艺缝制一件对鱼挂饰,或是用传统刺绣针法绣出二十四节气时令花卉,乞巧祈福 。在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观众可以体验拜魁星、做祛暑香丸等传统习俗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恭王府游鱼
延续着历史上七夕节夜游的风俗,8月4日晚,七夕游园会将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举行,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当天闭馆时间也将延迟至20时,观众可以欣赏先农坛的古建筑群,参观各种展览,此外,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也举办了夜探考古之路等活动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无人机列出七夕图案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七夕节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之一,我们将在下文呈现:它最早是怎样形成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怎样由来?古人又是怎样过七夕的?
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际会
作为七夕节的灵魂的牛郎织女故事要从三千年前开始讲起,《诗经·小雅·大东》中写:“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中国最早的农事历书《夏小正》记载:“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清宫藏 曲谱 《七襄报章 仕女乞巧》(总本) 清
可见,牛郎与织女最初只是天上的两颗星 。
及至汉代,刘邦建立都城长安时,仿天上星辰的位置来建设宫殿园囿,也拟人化地制作了牵牛、织女石像 。班固《西都赋》有:“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 。”开了将牵牛、织女附会为一段爱情故事的滥觞 。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文学性地描述了一段相隔云汉不得相见的场景 。曹植在《九咏注》中写:“牵牛为夫,织女为妇 。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 。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牵牛织女的故事在东汉初具规模 。
到了南朝梁的志怪故事集中,殷芸写道:“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 。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 。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 。”牵牛织女有了更详细的身份背景 。
至于牛郎织女中另一重要的元素——鹊桥,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六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 。”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七夕》:“鹊桥已成,织女将渡”文中引用了《风俗通》说:“织女十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
虽然今天提到七夕节必须要谈牵牛织女的故事,但是七夕节最初与这个故事并不相关 。
《荆州府志·岁时》记载:“七夕《事始》云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等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有喜子网瓜上为得巧之验 。”汉代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中写:“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 。说在宫内时,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 。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 。……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也 。”当时太液池西边建有“曝衣楼”,专供宫女七月七日晾晒衣服之用 。到晋朝时,民间出现了向牛女二神祈求赐福的活动,学者们认为,这些就是后来“乞巧”活动的萌芽状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波西米亚长裙流行款式
- 中国四大古都指的是哪 中国四大古都的简介
- 六朝古都说的是哪里
- 有六朝古都之称的是我国哪座城市 六朝古都的简介
- 开封是几朝古都哪几个朝代 最早定都开封的朝代是哪一个
- 六大古都 六大古都指什么地方
- 开封古都是哪九朝 开封古都的简介
- 作者:黎荔每的隆冬时节 古都长安的雪
- 做春夏最甜美的波西米亚女郎
- 图 春夏出游必备波西米亚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