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吴子道是哪朝人( 二 )


《送子天王图》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 。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陆探微“紧劲联绵 , 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 , 因为游丝描的线条圆润挺健 , 但如铁线一般而无变化 。吴道子开创兰叶描 , “行笔磊落 , 挥霍如莼莱条 , 圆间折算 , 方圆凹凸” 。他用笔起伏变化 , 状势雄峻而疏放 , 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 。同时 , 他敷色比较简淡 , 甚至不着色 。他在创作的时候 , 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 , 很有点表现主义的味道 。这些 , 似乎都透出了后来疏笔水墨画的先声 。
该图是全画中最精彩的两部分 , 第一幅图为原画第一段 , 描写天王召见送子之神 。天王端坐中间 , 庄严肃穆;第二图为原画的最后一段 , 表现净饭王抱子谒神 , 摩耶夫人及其侍从紧随其后 , 迎面则是仓皇跪迎的天神 。
吴道子所画的人物颇有特色 , 与晋人顾恺之、陆探微不同 , 以疏体而胜顾、陆的密体 , 笔不周而意足 , 貌有缺而神全;一变东晋顾恺之以来那种粗细一律的“铁线描” , 突破南北朝“曹衣出水”的艺术形式 , 笔势圆转 , 衣服飘举 , 盈盈若舞 , 形成“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 , 风行于时 。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 , 注意形象塑造的整体性 。

吴道子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吴子道是哪朝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八十七神仙图 绢本水墨 292×30厘米
八十七神仙图是我国美术史上极其罕见的经典传世之作 , 代表了中国古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 , 其艺术魅力堪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肩 。画上有87个神仙从天而降 , 列队行进 , 姿态丰盈而优美 。潘天寿曾评论此画:“全以人物的衣袖飘带、衣纹皱褶、旌旗流苏等等的墨线 , 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 , 使人感到各种乐器都在发出一种和谐音乐 , 在空中悠扬一般 。”大千观赏此卷后给予很高评价 , 认为与唐壁画同风 , “非唐人不能为” 。徐悲鸿还在画上加盖了“悲鸿生命”的印章 。
吴道子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吴子道是哪朝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维摩诘像》敦煌壁画 是以吴道子绘画风格描绘维摩诘形象的最生动传神、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画中 维摩诘手执麈尾坐于胡床之上 , 身子前倾 , 凝神聚眉 , 思虑深邃 , 成竹在胸 。画家以流利 刚健的线描一气呵成 , 确有“虬须云鬓 , 数尺飞动 , 毛根出肉 , 力健有余”之感 。
吴道子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吴子道是哪朝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孔子行教像》整体画风完全符合吴道子的风格 , 画中孔子雍容大度 , 身体稍稍前倾 , 双手作揖 , 谦卑有礼 。孔子头扎儒巾 , 双目前视 , 须发飘逸 , 透出圣人的智慧 。作品用笔提按流转之间表现了画家娴熟的技法 , 深得“吴带当风”的精髓 。画面上方题写:先师孔子行教像;右上方题写:德侔天地 , 道冠古今 , 删述六经 , 垂宪万世;左下方落款:唐吴道子笔 , 并加盖一方印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