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志|神仙爱情,其实也不过如此。( 四 )
在战乱的年代 , 沈张的生活十分拮据 , 张兆和理解沈从文的的古道热肠 , 但沈从文对古董的痴迷她怎么都接受不了 。
沈从文对文物是真热爱 , 经常约着好友朱光潜一起逛琉璃厂 , 从那些古玩中感受历史的低语 。
但张兆和则认为那是不节俭 , 她在信中说:“能够活下去 , 已是造化 , 我们应该怎样使用这生命 , 而不使他归于无用才好 。 ”
而浪漫到骨子里的沈从文 , 追求的一直是“无用”的美好 。 对于张兆和 , 沈从文希望她继续穿高跟鞋烫头发 , 不要洗东西做事 , 以免把手弄粗糙 , 他希望张兆和依旧是那朵高高在上的凌霄花 。
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张兆和却对贫苦生活适应得很快 , 她务实且淳朴 , 甚至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 沈从文所追求的浪漫 , 在她眼中是“不合适的面具” 。
当张兆和和沈从文讨论“精打细算的生活”时 , 沈从文的则怀疑张兆和不爱他 。
张:你吃东西买东西讲究越贵越好 , 完全不是我喜爱的 。 打肿脸装胖子 , 外面光辉 , 不是绅士而冒充绅士 , 总不免勉强 。 沈:你永远是个自由的人 , 与其说你爱我为人 , 不如说爱我写信……张:来信说那种废话 , 什么自由不自由的 , 我不爱听 , 以后也不许你讲……
一生追求极致浪漫的沈从文是否得到了曾经渴望的女神 , 张兆和是否真正懂得情书外的沈从文 , 冷暖自知 。
0 7岔路
沈从文将关于高青子这段岔路 , 称为“情感发炎” 。
同是作家 , 热爱文学的高青子一直仰慕沈从文的才华 , 柴米油盐的日常琐碎之外 , 沈从文对这份爱慕十分受用 。 当感觉到这段“偶然”的情感开始走向不受控制时 , 沈从文选择向张兆和坦白一切 。
极度伤心和气愤之下 , 张兆和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 沈从文在再次展开书信攻势:
最终在亲友的劝说和沈从文的挽求中 , 张兆和选择了原谅 。
你生着气匆匆的走了 , 这是我的过错吧 。 旗杆上的旗帜 , 为风激动 , 飏于天空 , 那是风的过错 。 只请你原谅这风并不是有意!
1936年 , 沈从文在结婚三周年之际的小说《主妇》中 , 表达了对妻子的忏悔:
抗日战争爆发后 ,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担任教授 , 高青子则在西南联大做图书管理员 , 乱世相逢 , 两人的婚外恋再次升温 。
他呢 , 是一个血液里铁质成分太多 , 精神幻想成分太多 , 生活里任性习惯太多的男人 。
直到1942年 , 这段婚外恋才以高青子的离开终结 。
高青子离开后 , 沈从文曾说:“自从‘偶然’离开我之后 , 云南就只有云可以看了 。 ”但他又说:“那失去十年的理性 , 又回到我的身边 。 ”
对于张兆和 , 高青子成了她一生陷在肉中的刺 。
在高青子这段生命插曲中 , 沈从文真的不爱张兆和了吗?不是的 。
这一生中 , 张兆和一直是沈从文笔下最美好的象征:《三三》中的三三 , 《长河》中的夭夭 , 《三个女性》中黑凤 , 这些天真可爱的少女身上 , 无不有张兆和的影子 。
在婚姻的围城中 , “情感发炎”是真的 , 对张兆和的爱也是真的 。
0 8彷徨
即便没有了第三者 , 沈张二人的中年婚姻依旧是不幸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青未了|踌躇满志才是少年最美的风景
- 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
- 孩子|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少言少语
- 本文转自:兵团戒毒如果你不握紧拳头 励志人生:成功之道,贵在坚持!
- 让人惊艳的句子,走心励志,读一遍受益终生
- 这个全国技术能手组装电脑不靠“视觉”靠“心灵”
- 张志军|死刑犯张志军:逼女儿离婚占家产,赶女婿出门,刺死女婿一家3口
- 非常正能量的励志早安语录
- 每日正能量励志句子,元气满满,阳光向上
- 佟志|三读《金婚》原著:“70岁还惦记李天骄”的佟志,败给了柠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