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奇怪“油腻学”:想不油却很油的国产综艺( 二 )


既然艺人含油量超标了 , 那节目是不是也油了呢?
越强调自己不油的人越油腻
好像特别早被评价“油腻”的男艺人是靳东 , 刚开始立“知识分子”人设 , 但发错诗词 , 崩了 , 还搞错过诺贝尔没有数学奖 , 又被全网群嘲 。
每当艺人给自己立人设 , 又纷纷倒下后 , 不难发现 , 都是越没有什么越要强调什么 , 这可能跟《哥哥》节目是一样的 。
其实像第一季《明星大侦探》(下文简称《明侦》)播出的时候 , 观众口碑很好 , 但属于圈层爆款 , 喜欢这个类型的观众非常关注 。
节目组在制作上没有压力 , 也没有所谓的舆论期待 。 所有人都只是好好的做节目 , 没有在宣发上过分强调这档节目有什么又没有什么 。
再看同样由芒果系打造的《向往的生活》 , 不停强调“向往”、“文化” , 每一季都是如此 , 反而让人越来越不向往了 。
凡事过犹不及 , 真正好的综艺作品 , 都是靠作品本身说话 , 而不是借宣传的口 , 去说自己的好 。
那回到内容创作上分析《哥哥》 , 它其实走上了综N代的套路 。 原本就是从《姐姐》延续而来的IP , 形式上缺少新鲜感 。
虽然微调了节目赛制 , 但增加成团名额和撤掉专业评委 , 又让节目少了激烈的竞技感和追看的悬念 。
这种缺少创意的调整 , 不仅不加分 , 反而减分 。
之前《姐姐2》播出时已显露疲态 , 不少人反映没有印象深刻的舞台表演 , 像《姐姐》的《兰花草》等节目 , 可以称之为代表作 , 但《姐姐2》缺乏类似出圈的舞台表演 。
最后的成团之夜 , 也没能出圈 , 这不禁让人担心《哥哥》的后续情况 。
如果不能有超越情怀、怀旧的更有力底牌 , 那观众追看《哥哥》的动力很容易中途缩减 。
芒果并不是没有创新的实力 , 只是当下的表现不禁让人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
油腻、套路的背后是创作力疲软
其实 , 纵观国内各个平台近几年的自制综艺 , 鲜少见到爆款 , 整体创造力在下降 , 都在做不需要动脑的综N代 。
优酷的《火情情报局》已经在制作第六季 , 《这!就是街舞》到了第四季 。
爱奇艺的《奇葩说》是第七季 , 近两年推出的《做家务的男人》也到了第三季 。

腾讯的《吐槽大会》做到了第五季 , 目前正在播出的《脱口秀大会》是第四季 。

各大平台深陷自制综艺的舒适区 , 害怕把钱花在未经检验的创意上 。 芒果系在这种情况下 , 偶尔能带来一两个爆款 , 就跟它拥有的创新基因有关 。

湖南广电有一句话:要么第一个做 , 要么做第一 。 所以 , “电视湘军”凭借前瞻性和开创精神使自己成为了综艺制作的大户 。
他们创造出了像《密室大逃脱》、《明侦》这种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IP 。
《明侦》在豆瓣的口碑一直不错 , 从第一季的9.3分 , 到第六季的8.9分 , 最低的第五季也有8.4分 , 这在国产综艺里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抓住观众对侦探、推理感兴趣的线头 , 制作出沉浸式明星推理真人秀 , 烧脑 , 代入感强烈 , 也尊重观众的智商 , 寓教于乐 , 不是单纯制造娱乐效果 。
只不过 , 现在芒果系自制综艺的爆款 , 越来越少了 。 《姐姐》之后就没有更成功的案例了 , 他们也甚至走上了做综N代的路子 , 《明侦》已经做到第六季 。
观众喜欢一档节目 , 并不意味着不期待新的节目 。 但国内自制综艺的创新匮乏 , 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