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的小情绪|“我妈每月可以帮衬3000元生活费”男子劝媳妇多包容母亲,原因很现实( 二 )
想着婆婆刚进门 , 肖晓也好选择了忍着 , 可是日子长了她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 刘铭失业后 , 努力维持的宁静更是被彻底打破了 。 孩子1岁那年 , 刘铭所在的创业公司倒闭了 , 他选择了继续回校读博士 , 家里的经济重担全部压在了肖晓肩上 。
刘铭作为家里的独子 , 从小就被保护得很好 , 父亲走后 , 母亲更是把他当成了全部 , 在婆婆的细心呵护之下 , 他不但没有快速成长起来 , 反而养成了处处找妈的习惯 。
想着自己读博后妻子不仅要养家 , 每个月还要还房贷 , 于是他开始跟母亲商量能不能暂时在经济上帮衬一下自己 。
02 一切关系的纠纷基础都是经济问题既然儿子提出来了 , 婆婆也立马表态 , 以后每个月拿出3000元来支持他们的生活 。
可正是这个决定 , 家里的格局瞬间发生了改变 , 婆婆一方面觉得自己出钱出力 , 所以要求更多的话语权 , 另一方面婆婆觉得儿媳成了家里挣钱的主力 , 总担心他吃亏 , 于是处处要压儿媳一头 。
比如平时刘铭没课在家的时候 , 肖晓会叮嘱他多花点时间陪下孩子 , 给孩子做一些早教启蒙 , 可婆婆听到却不高兴了 , 觉得教育孩子应该是当妈的本职 , 刘铭作为堂堂的博士 , 毕业后前途无量 , 不是窝在家里被儿媳妇当全职奶爸使唤的 。
有了婆婆的助力 , 原本对孩子的事不怎么上心的刘铭更是彻底撒手不管了 , 更让肖晓无法接受的是婆婆接下来的一个决定 。
开题答辩的那段时间 , 刘铭晚上在家查文献 , 孩子在旁边有点吵 , 婆婆看到后直接要求他搬到了书房去睡 , 还告诉肖晓:“以后晚上你陪孩子睡吧 , 学习就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 ”
被婆婆折腾一段时间后 , 肖晓彻底扛不住了 , 跟刘铭认真谈了一次 , 她希望他能从中协调一下 , 同时也提出希望他能在家里多付出一些 , 可是刘铭却表示:“我现在没有收入 , 我妈每个月出3000元生活费 , 你只要忍一忍就能减轻很多经济压力 , 难道这很难吗?”
廖一梅曾说 , 我们这辈子遇见爱 , 遇见性 , 都不稀罕 , 稀罕的是遇见了解 。
那一刻 , 肖晓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 她害怕的不是婆媳矛盾 , 而是当她和婆婆意见相左时 , 她身边这个男人 , 从来没有想过去解决 , 要么是一味偏袒 , 要么是和稀泥 。 她最亲密的人在她疲惫委屈时 , 不但没有为之心疼 , 还要往她身上扎上一刀 , 想到这些 , 她决定及时止损 , 于是提出了离婚 。
03 婆媳之战中 , 核心是作为儿子的丈夫武志红说“婆媳关系”听上去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 , 却忽视了本质——这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 。 并且 , 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 , 而不是婆婆和媳妇 。
对男人来说 , 生活就像一架跷跷板 , 一头是妈 , 一头是老婆 , 不管哪方脾气上头 , 都会失去平衡 。
只有把自己放在中间 , 失衡的时候 , 才能第一时间救对场 , 家和万事兴 , 稳得住和睦 , 才能生得出兴旺 。
一个男人如果既想依附在父母身旁不承担责任 , 又想妻子和自己一起当个孝顺的后辈 , 那注定是天方夜谭 。
当孩子成年后 , 父母就要适时离开 , 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 让他去体验属于他的无限可能 。
尊重边界 , 会让孩子和家长从各种矛盾中解放出来 , 有助于孩子和父母各自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
爱与分离 , 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 。 健康的家庭 , 充盈着爱 , 也懂得分离 。
健康家庭的父母 , 深爱孩子 , 将他养大 , 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 , 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 , 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 , 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 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