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小乖|电影《皆大欢喜》,莎士比亚和全女性演员的结合( 二 )


欧蓝德对罗琳一见钟情 , 但之后罗琳为了考验欧蓝德的感情 , 女扮男装化名为哥哥罗斯福 , 踏上了寻找失踪七年父亲的道路 , 毕竟本片的灵感就来源于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 , 所以故事情节大同小异 , 都是女主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与同样受到兄长迫害的男主相爱 。
三、全员女性
这两年可谓是“女性觉醒年” , 女性不再满足于社会赋予的只能当个好妈妈、好妻子的角色 , 将自己从所谓的“男性附属品”中解救了出来 , 努力过起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 一个男性时代的标志《花花公子》与“维多利亚的秘密”相继破灭就完全说明这一点 。
(郭雪芙饰演的罗琳)
《揭大欢喜》全员女性这样的角色安排 , 也正是为了表达男性能够演的角色女性也可以 , 换句话来说 , 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丝毫不输 , 可以说是给女性电影开了一条先河 , 尤其选用的是莎士比亚的剧本为蓝本 , 这样的对比效果更加明显 。
毕竟距今四百多年前莎翁所处的是一个真正男性做主的年代 , 就包括戏剧演出也主要是男性的天下 , 这次《揭大欢喜》虽说披了《皆大欢喜》的外壳 , 但角色都由女性来演绎 , 也算是变相的在致敬那些为戏剧奉献却得不到记载的女演员们 。
四、缺点明显
虽说足够有开创性 , 剧本也使用的是大名鼎鼎莎士比亚的著作 , 但改编出来的成品也确实缺点明显 , 结构混乱 , 本来原著中关于人物角色的安排就跨越了两大家族的两代 , 但莎士比亚还是用他超强的文笔表现的恰到好处 。
但是电影《揭大欢喜》完全是在挑战观众的脑力 , 剧情进行得莫名其妙 , 尤其剧中四对主角之间的感情发展也让人摸不清头脑 , 有种为了恋爱而恋爱 , 完全禁不起推敲 , 逻辑结构混乱 , 本就讲的是四对主角 , 导演更应该把控剧情节奏 , 但事实上做的并不好 。
人数越多在分镜以及剧情发展上就应该多做调整 , 不然就会让观众搞不明白影片到底在讲什么 , 这也是这部影片在某点评网站上只有一百多个人评分却还只有4.4的原因 , 大多数观众还是因为其破先例的尝试才给高了分数 。
五、总结
可以说这部影片还是有值得肯定的点 , 就是突破性地使用了全女性阵容拍摄 , 也算是为了顺应这几年女性逐渐崛起的步伐 , 以及台湾地区同性合法化的一次大胆尝试 , 也表达导演的一种爱情态度:爱情的吸引力和性别无关 , 有时候爱了就是爱了 。
【胡小小乖|电影《皆大欢喜》,莎士比亚和全女性演员的结合】电影主要场景C门町的设立 , 也反映了导演对于当下无孔不入高科技的厌倦 , 也算是一次比较新颖的设定 , 但是剧情的推进观看体验并不是那么友好 , 以至于让观众无法对电影中的爱情产生感同身受的共情 , 只能说在这一方面导演的功力还需磨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