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素明式红木家具|5种包揽红木市场90%销量的国标红木( 二 )


白酸枝有鱼鳞纹 , 黄花梨没有
奥氏黄檀的底色普遍比巴里黄檀要浅一些 , 纹理有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 , 既有绚丽似黄花梨的 , 也有平素的 。
也正是因为它的纹理差异大 , 所以很多人见到一些纹理不明显的白酸枝家具后 , 不理解为什么说它像黄花梨 。
白酸枝中纹理绚丽的 , 确实与黄花梨很接近 , 做成小件后 , 经验不足的话很难分辨 。 事实上 , 海南的黄花梨市场上确实就有一些白酸枝做的“黄花梨”小件 。
白酸枝常有鱼鳞纹 , 而黄花梨没有
气干密度(12%含水率):约1.00克/立方厘米 。 曾被红木行业某大佬认为是下一匹黑马 , 与巴里黄檀基本相当(略低一点但相差不大) 。
在2016年的国际植物学学术更新中 , 巴里黄檀与奥氏黄檀已被证实为同种异名 , 因奥氏黄檀命名比巴里黄檀更早 , 所以合并为奥氏黄檀 。
三、大果紫檀
俗称香花梨、缅甸花梨 , 明清传统7大红木用材之一 。 晚清民国期间作为黄花梨的替代用材引入国内 。
在2000年的《红木》国标中 , 有大果紫檀、鸟足紫檀、越柬紫檀三个木种 。 而在国际学术更新中 , 这三种被确认全部是大果紫檀的同种异名 , 在2018年7月1日实施的《红木》新国标中 , 已将其统一归并为大果紫檀 。 气干密度(12%含水率):0.80克/立方厘米~1.01克/立方厘米 。
作为传统红木用材 , 大果紫檀除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 在材色、纹理、气味、密度、稳定性方面综合都较为理想 , 无任何缺陷 。
中档红木市场上绝对的主力军 , 毫无争议的“中流砥柱” , 也被认为是中档红木中最具收藏价值和潜力的木种 。
四、阔叶黄檀
俗称印尼黑酸枝 , 《红木》国标黑酸枝类 。
1997年 , 在为制定《红木》国标收集木样时 , 杨家驹先生在上海艺术品雕刻厂看到了一批50年代末期进口的阔叶黄檀 , 阔叶黄檀也因此被列入红木国标 。
实际上 , 自上世纪50年代进口的这批之后 , 直到2007年阔叶黄檀才开始再次批量进口并引起生产厂家尝试关注 。

近几年 , 阔叶黄檀以其国标红木根正苗红的身份和较高的性价比 , 受到了红木消费市场的广泛欢迎 。
主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 , 目前主要从印度尼西亚进口 。
作为黑酸枝类的树种 , 阔叶黄檀心材从浅褐、黑褐至紫褐色 , 气干密度(12%含水率):0.75~1.04克/立方厘米 。 而红木国标规定的“黑酸枝木类”的密度标准为:气干密度大于0.85克/立方厘米 , 因此有很多阔叶黄檀的密度达不到红木国标的标准要求 。 从目前进口的阔叶黄檀材料来看 , 也确实如此 , 所以在选购时需注意辨别 。
阔叶黄檀原木灰白、灰黄到灰黑 , 成品常漆饰为红色 。 成品家具的价格与大果紫檀基本同档 , 近几年在红木家具市场上的关注度和销量都非常可观 , 有与大果紫檀并驾齐驱之势 。
五、刺猬紫檀
俗称非洲花梨木 , 一度占据红木市场半壁江山的销量之王 。
刺猬紫檀为紫檀属花梨木类 , 主产于非洲西部地区 。 国内的红木市场和鉴定机构 , 曾经普遍的认识是:
产自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冈比亚、塞拉利昂的非洲花梨木是正宗的“刺猬紫檀” , 而产自尼日利亚、多哥、贝宁、加纳等地气味不愉悦的是“安氏紫檀” 。
其实 , 安氏紫檀是生长在南非的一种心边材区别不明显的木种 , 不管是产地还是树种特征都与国内所称的“安氏紫檀”相去甚远 。
此错误鉴定结果在2015年年底被提出并得以纠正 , 现已确认尼日利亚、加纳、多哥、贝宁等国家出产的“安氏紫檀”全部都是“刺猬紫檀” , 国内所有鉴定机构不再出具“安氏紫檀”的鉴定报告 , 海关报关时也全部要提供刺猬紫檀的濒危物种进出口许可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