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荷谱计算公式 载荷谱系数(14)


8.4.5 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可按下式计算:
1 对体型和质量沿高度均匀分布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可按下式计算:

载荷谱计算公式 载荷谱系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8.4.5]
式中 ?1(z)——结构第一阶振型;
H——结构总高度(m),对A、B、C和D类地面粗糙度,H的取值分别不应大于300m、350m、450m和550m;
ρz——动脉风荷载竖直方向相关系数;
ρx——动脉风荷载水平方向相关系数;
k,ɑ1——系数,按表8.4.5取值 。
载荷谱计算公式 载荷谱系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对迎风面和侧风面的宽度沿高度按直线或接近直线变化,而质量沿高度按连续规律变化的高耸结构,式(8.4.5)计算的背景分量因子Bz应乘以修正系数θB和θv 。θB为构筑物在z高度处的迎风面宽度B(z)与底面宽度B(0)的比值,θv可按表8.4.5-2确定 。
载荷谱计算公式 载荷谱系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8.4.6 脉动风荷载的空间相关性系数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 竖直方向的相关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载荷谱计算公式 载荷谱系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8.4.6-1]
H——结构总高度(m),对A、B、C和D类地面粗糙度,H的取值分别不应大于300m、350m、450m和550m;
2水平方向相关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载荷谱计算公式 载荷谱系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8.4.6-2]
式中:B——结构迎风面宽度(m),B
载荷谱计算公式 载荷谱系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H 。
3 对迎风面宽度较小的高耸结构,水平方向相关系数可取ρx=1
8.4.7 振型系数应根据结构动力计算确定 。对外形、质量、刚度沿高度按连续规律变化的竖向悬臂型高耸结构及沿高度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振型系数?1(z)也可根据相对高度z/H按附录G确定 。
8.5 横风向和扭转风振
8.5.1 对于横风向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以及细长圆形截面构筑物,宜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 。
8.5.2 横风向风振的等效风荷载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对于平面或立面体型较复杂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横风向风振的等效风荷载wLK宜通过风洞试验确定,也可比照有关资料确定;
2 对于圆形截面高层建筑及构筑物,其由跨临界强风共振(旋涡脱落)引起的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wLK可按本规范附录H.1确定;
3 对于矩形截面及凹角或削角矩形截面的高层建筑,其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wLK可按本规范附录H.2确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