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小乖|王来春:富士康第一批厂妹,创业后“抢”东家生意,身家达百亿( 二 )


富士康和立讯不仅在利益上相关 , 在管理上也非常类似 , 毕竟王来春是深圳富士康的初代员工 , 自己被富士康的代工管理模式影响 , 因此在立讯精密的车间里也会看到很多富士康的工作警言警语 , 这就是立讯精密最初的模式 , 完全是一个缩小版的富士康 。
从1999年成立立讯公司开始 , 到2010年立讯上市 , 富士康始终都是立讯精密的第一大客户 , 这样严重的利益依赖本身也是企业发展的隐患 , 身为掌门人的王来春自然也意识到这一现 , 要想立讯独立站起来 , 必须拓展新的市场和新的业务 , 减少对富士康的依赖性 , 也因此王来春开始了对立讯大刀阔斧的改革 。
立讯精密的崛起
初中毕业的王来春生来就有潮汕人商人的基因 , 学历在王来春身上并不能说明什么 , 实际上的王来春极其擅长并购 , 并且也通过并购的方式成功完成了对立讯精密的改革 。
2010年初王来春终止了对富士康的代工 , 开始开拓新市场、新产品 , 而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并购 。
2011年立讯收购了昆山联滔 , 成功切入了苹果供应链 , 获得一部分ipad平板电脑的连接线业务;同年立讯又并购科尔通讯 , 顺势切入华为供应链;2012年 , 通过对珠海双赢公司的收购 , 立讯渗透进了手机FPC(柔性电路板)方面的业务;同年立讯并购福建源光电装有限公司55%股权 , 切入日系汽车电子产业链;2013年 , 立讯收购德国SUK , 切入汽车精密塑胶件领域 。
一系列的操作 , 快稳准狠 , 让立讯迅速在各行业领域站稳了代工厂的脚跟 , 凭借华为、苹果、日系汽车等多家知名品牌的代工厂商 , 在行业内开拓了自己的新路 , 摆脱了立讯精密业务的单一局限性 , 巩固了立讯精密的企业组织结构 , 增强了立讯精密的行业竞争力 。
由于收购得到的甜头 , 王来春喜欢上了这种企业业务扩张模式 , 其攻占市场的快速高效特点让立讯精密的价值倍增 , 2016年王来春又一次通过收购进入了声学领域 , 而这一次给王来春带来一个价值暴涨点 , 因为立讯精密接到了苹果AirPods的订单 。
苹果作为全球最为风靡的电子产品之一 , 每一个产品的问世都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 AirPods不外乎如此 , AirPods的出现展现了蓝牙耳机的最先进模式 , 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 产品量与日俱增 , 也给立讯科技带来了疯长的利润收入 。
据不完全统计 , AirPods这款产品给立讯带来了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34.06%、77.67%、73.69%的大幅增长 , 利润超过3000亿 , 使得立讯精密正式进入科技企业的第一梯队 。
2020年 , 立讯精密的总市值已经超过富士康(工业富联)3113.73亿元的总市值 , 而王来春的身家也飙升到691亿元 。
小结:
30多年过去了 , 仅仅是初中学历的打工妹王来春成为身家691亿的富豪 , 凭借的是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 。
王来春常常说自己靠的是运气 , 但在我看来更多是努力 , 是高瞻远瞩的目光 , 如今的王来春成为了清华大学深圳学院的EMBA , 提升自己的学历为将来的企业战略再次埋下伏笔 , 这样永动机的精神就是她成功所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