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句填空 龟虽寿理解性诗句填空

神龟虽寿 ,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 终为土灰 。
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
盈缩之期 ,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 可得永年 。
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
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 , 追尊他为武帝;如果在古书上看到魏武帝这个词 , 那就是指曹操 。在讲《观沧海》时 , 我们介绍过曹操 。
《龟虽寿》是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 , 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 。作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 这时曹操已53岁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人生态度 , 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
先解释部分词语:1.神龟 , 传说中的通灵之龟 , 据说可以活几千年 。2.腾蛇 , 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 , 能腾云驾雾 。3.枥(lì):马槽 。4.烈士:指有远大抱负的人 , 不是指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 。5.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 , 满 , 引申为长;缩 , 亏 , 引申为短 。6.但:仅 , 只 。7.养怡:指调养身心 。8.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意思是高兴到极点了 , 就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 。其实 , 这两句是合乐时加的 , 跟正文没关系 , 是乐府诗的一种结尾形式 。
试用白话文翻译这首诗 。
神龟虽然长寿千年 , 但仍然有生命终结之时 。
腾蛇尽管能乘雾而飞 , 但最终也会化为土灰而死 。
年老的骏马伏在马槽上吃草 , 它的志向是一日千里 。
有远大抱负的人到了晚年 , 其雄心壮志也不会停止 。
人的寿命长短 , 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 
只要自己善于调养身心 , 生命可以永存不息 。
高兴极了 , 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 。
最后 , 还是赏析这首诗 。
第一点:暗用比喻 。
为什么说是暗用呢?诗歌开始写神龟 , 接着写腾蛇 , 再后来写老骥 , 最后写烈士 。这四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前三者 , 是喻体 , 而“烈士”却是本体 。原来作者是要用神龟、腾蛇、老骥的特点来说明烈士的情况的:神龟、腾蛇虽然长寿 , 却也有终结之日 , 烈士也同样如此;老骥伏枥是要日行千里 , 而暮年的烈士也有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 。这样看来 , 写神龟 , 写腾蛇 , 写老骥 , 最后都是为了写烈士 。而这里的“烈士”又是谁呢?当然是曹操 。你看 , 这种比喻不像一般的比喻一看就懂 , 读者必须认真阅读 , 仔细体会 , 才能想到 。所以 , 我认为这种写法叫暗用比喻(不是暗喻) 。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唤起读者的思考 , 激发读者的兴趣 , 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 。
第二点:妙用对照加转折的表现手法 , 揭示人生的意义 。
诗的开头写道:“神龟虽寿 ,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 终为土灰 。”接下去 , 似乎应该是“烈士长寿 , 最后也死”吧?可作者出人意外地写道:“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这种写法岂不是对照加转折?这样写 , 十分恰当地揭示了曹操内心深处独有的那种与众不同的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 , 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奋斗不止的精神风貌 。同时也启示读者:人生的意义与健康的秘诀是:要有理想 , 要有追求 , 要永远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