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他死在17岁,这是我不敢原谅造谣者的原因( 四 )


在前述两个造谣事件里,人们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的道德不端 。
罗翔曾说:“我们很轻易地对他人进行道德上的指责,来满足自己想象中的道德优越,甚至来掩饰自己事实上的道德败坏 。”
经常指责别人道德不端的人,很可能自己才是那个道德缺失的人 。
这或许是部分人道德和人性上的双重标准,严于律他,宽于律己 。
但,以上这些就能完全解释,我们为什么那么轻易地就相信了,被救的女孩们会说出那些“没求他救,他死了活该”的难听话吗?
就能解释我们经常轻易地相信“忘恩负义、白眼狼”的故事吗?
恐怕不能 。
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没有判断力,我们每个人的人性缺陷不会都放大到网上 。
还有一个解释是,“看得见的不需要相信,看不见的才需要相信” 。
网络暴力|他死在17岁,这是我不敢原谅造谣者的原因
文章图片
网络暴力|他死在17岁,这是我不敢原谅造谣者的原因
文章图片
是我们的集体记忆在作祟 。
我们从小都听过农夫与蛇、狗咬吕洞宾的故事 。
在人生的经历中和网上,我们遇到、听到过无数“好心没好报”的事例 。
我们对世界上存在忘恩负义、毫无人性的事件深信不疑,这成了我们的集体记忆 。
当网络中的一些事件和群体的集体记忆相关联,触动了这个记忆,谣言就会发生 。
所以网传被救女孩们翻脸不认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又一个白眼狼的故事 。
这种反应跟人性无关,而跟人受到的创伤有关 。
实际上,这种负面的集体记忆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潜藏的创伤 。
网络暴力|他死在17岁,这是我不敢原谅造谣者的原因
文章图片
图 | 源于《3年A班》剧照
我们普遍认同,一个感情受过伤的人,很难进入下一段感情;一个缺爱的人,不会爱别人 。
而这段时间反复出现的负面事件,更是让很多人在短时间内遭遇了巨大而直接的情感创伤 。
一件又一件颠覆我们三观的负面事件,一次又一次强化了一些存在于社会上的刻板印象 。
那就是世界上每天都有毫无人性的事件在上演,发生什么无道德的事件都不足为奇 。
这些无数次冲击我们道德信仰的事例,可能不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受到了创伤 。
我们只是很愤怒,而且潜意识地感到不安和恐惧 。
网络暴力|他死在17岁,这是我不敢原谅造谣者的原因
文章图片
图 | 源于《3年A班》剧照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谣言在人们感到不安时,能“提供一种排解紧张情绪的口头发泄途径” 。
巴萨德也发现,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与群体中的恐惧蔓延和感情困扰有很大的关联 。
所以在这个当口,我们轻信了那个“被救女孩忘恩负义”的谣言 。
通过谴责、辱骂这个谣言制造出来的恶人,遭受过创伤的人们得以发泄他们的受伤、愤怒、不安和恐惧 。
但当谣言被揭穿,所有人再次遭受新一轮创伤,还增加新的受害者 。
这个悲剧,无人幸免 。
网络暴力|他死在17岁,这是我不敢原谅造谣者的原因
文章图片
网络暴力|他死在17岁,这是我不敢原谅造谣者的原因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