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式是什么梗( 二 )

  • 在《未来福音》篇中 , 和入赘两仪家的干也有了一个情敌女儿两仪未那 。
    • 鉴于干也与鲜花是亲兄妹的缘故 , 这个孩子长得很像她的小姑 。
      • 未那称呼干也为“爸爸” , 称呼「式」为“母亲”/“妈妈” , 称呼「织」为“父亲”......话说两仪家的关系真是乱啊 。
两仪家的两仪式
两仪式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成分 , 可能影响观赏作品兴趣 , 请酌情阅读
  • 「式」与「织」
就一般人来说 , 无论条件如何 , 一生中也只可能于寥寥事物上达到穷尽的地步;而传统魔术世家·两仪家族则企图以“在一副躯体中装进多个人格”的方式来创造出全知全能者 , 从而实现接近乃至获取“根源”的究极目的 。
「两仪」这个姓氏 , 指的是太极中的阴阳两仪;「Shiki(式&织)」这个名字则具有公式、程式之义 , 暗示这个躯体可如同电脑执行不同程式般 , 以不同人格从事各种事情 。
读音相同而写法不同的「式」和「织」分别对应著阴和阳 , 采取这样的区分是因为阴阳两仪能够广纳世间的一切事物:理论上 , 「式」作为阴性、女性的人格以及肯定之心;而「织」则作为阳性 , 男性人格及否定之心 。
基本上 , 两个人格拥有相同的思考方式和兴趣爱好等个人特质 , 但「式」认为 , 「织」这个平时被自己藏于心底的人格 , 必须承担起平时展现在外的自己所压抑的负面情感 , 因此在遇到黑桐干也前 , 她认为「织」一直都在朝“否定”的方向发展 。
但实际上 , 「织」不仅没有像「式」所想象的那样嗜杀嗜虐 , 反而是将一副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形象呈现给世人 。
这其实并不难解释 。被认作为应当仇恨人世的「织」因为与世间接触极少 , 所以仍旧保留着初生孩童般的天真和乐观;换言之 , 始终处于压抑之中的嗜杀人格 , 其实正是饱受现实折磨的「式」 , 而「织」才是双重人格中真正地代表着“肯定”的积极一方——因为 , 就算是不断地否认与推卸责任的「式」 , 也同样被他所毫无保留地认可 。
正是因为拥有如此的胸襟 , 在从“观布子之母”处猜到自己的前途后 , 「织」才会露出那样一幅简直是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的洒脱神情 。
在《杀人考查(前)》篇中 , 在两仪式企图杀害黑桐干也的夜晚 , 从黑桐干也身上真实地感受到“不想死”这一概念的「织」阻止了「式」那难以遏制的杀意冲动——他珍重这个给予他以区别于「式」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男人;而一向被自己的另一面视为“恶”的「织」意识到 , 自己竟然是如此热切地喜爱着这个仅窥伺过寥寥几眼的美好的世界 。
怀揣着这样的心情 , 「织」甘愿成为这场纠葛中的牺牲者——这不仅是为了「式」 , 也是为了干也那简单而平凡的小小梦想 。他坚信 , 这份心情终有一日会通过干也传达给不近人情的式 。
「织」选择代替「式」死去 , 而在车祸的撞击中消失 。这使得之后苏醒的两仪式对「式」的孤立存在产生了怀疑 。
不过 , 正如「织」所期望的那样 , 缺少了另一部分人格而不断怀疑自己的「式」 , 最终找寻到了答案:她的灵魂被另一份有着同样重量的信念所填补——而那正是来自于黑桐干也的信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