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的那个清晨|知青往事:当我扛起破木箱离开家时,那一年,我十六岁
五十年前的那个清晨 , 天还没有亮 , 往日寂静的校园里却已是人声鼎沸 。 宽阔的操场上停满了几十辆墨绿色“解放”牌卡车 , 整齐划一地列好了队 。 同学们都带着简单的行李 , 相互打着招呼 , 脸上洋溢关无以言表的兴奋之情 。 当时 , 我们谁也没有意识到 , 这一天 , 在我们的这一生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位置 。
我们班当时要去的地方 , 离此差不多500公里 。 对于那里的情况 ,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无所知 。 而等待我们的究竟是什么?此去何时是归期 , 大家也是统统不知道 。 其实压根也没想到需要知道 。 因为时间很仓促 , 从下令、动员到安排出发 , 前后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
当我扛起破木箱离开家时 , 只有爷爷一个人抹泪将我送到大门口 。 我没说话 , 也无话可说 , 望着爷爷满头白发和难过的样子 , 强忍住心头的酸楚 , 故作轻松地冲他笑了笑 , 然后故作潇洒地摆了摆手 , 而后 , 便头也不回地来到了集结地 。
文章图片
汽车载着我们班的同学 , 出城不久 , 便开始爬山 。 左边是万丈深渊 , 右边也是深谷 。 肯前是一条不宽的泥石路 , 通向不可知的远方 。 只有在山峦重叠的远方 , 才能依稀可见一小块青绿 。 除此之外 , 光秃秃的山梁上只有稀疏的衰草 , 在冬日的寒风下瑟瑟发抖 。 面对此情此景 , 我们每个人都有些黯然神伤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有人哭了 。 接着 , 越来越多的人哭了 。 颇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 。 汽车一路上走走停停 , 直到傍晚才抵达了千佛公社 。 场口挤满了欢迎的社员 , 万头攒动 , 人声鼎沸 。 我们下了车 , 以为至少可以吃顿饭了 , 可是不行 , 公社并没有这笔开支 , 当时也没有这个能力 。 没办法 , 我们只能饿着肚子 , 望眼欲穿地等着各个生产队来对号领人 。
我和另一个女生被分配到一起 ,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我们的生产队队长 , 踏着夜色出发了 。 一路上 , 没有月光 , 也没有手电 。 社员们举着火把 , 沿着机耕道前呼后拥地帮我们扛着行李 , 拿着背包 , 大军像一条火龙奔腾而去 。 刚开始 , 这种欢天喜地的夜景还能给人几分新奇喜庆的感觉 。 渐渐的 , 随着道路一次次分叉 , 人也越走越少 , 火把也越来越稀 , 无数火把渐渐地都消失在四面又黑的山沟中 , 孤独也渐渐地越来越深重了 。
文章图片
我们又往前走了很远 , 机耕道终于也消失了 。 眼前是两条田间小路 , 生产队长在左边的小路上说:“王同志 , 这边走 。 ”民兵队长在右边的路上说:“刘同志 , 这边走 。 ”我不禁呆住了 , 在学校不是说好 , 我和她是互为依靠的吗?只剩下我们两人了 , 难道还要分开吗?此事还来不及琢磨 , 两位队长已经分道扬镳 , 我俩只好分别跟着自己的队长而去 , 甚至来不及说一声“再见” , 就此便各奔东西了 。
【五十年前的那个清晨|知青往事:当我扛起破木箱离开家时,那一年,我十六岁】在此之前 , 我从来没有在夜晚走过这样的田间小路 。 一路上 , 我跌跌撞撞 , 不知多少次踩进了水田 , 踉踉跄跄 , 总算是走完了最后的路程 。
走进了房东家 , 当我坐在堂屋的时候 , 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 。 此时 , 饥寒交迫 , 一起袭来 , 肚子叫个不停 。 我鼓起勇气 , 提出想要吃点东西 , 不料房东却歉意地回答“还未煮” , 我只好再次等待 。 一个多小时左右 , 晚饭终于来了 , 是一碗煮红苕 , 这倒是很出乎的意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