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魁斌说情感|Effie:进行教学反思的好帮手( 二 )


Bear一类的工具出现 , 是对文字创作的一次简化 。 OneNote虽然功能丰富 , 自定义程度高 , 但这也存在弊端 , 这使得用户开始过度追求美观的形式 , 从而不够专注于内容 。 Bear使用Markdown就像给文章的样式做了一个公共的模板 , 添加样式的方式十分简单 , 样式排版整洁而统一 。 然而 , Bear是苹果生态的独占的应用 , 安卓平台和Windows平台用户无法使用 , 并且软件免费版限制较多 。
了解Effie
纵观传统的软件 , 都各自有优缺点 , 同时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空白 , 那就是对于思考的关注 。 然而Effie的出现 , 很好填补这一缺失 。 Effie的口号就是将思维变成价值 , 主打严肃写作 , 随手记录和把逻辑完成思维导图 。 \u0001
在Effie中可以对教学反思的逻辑进行梳理 , 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大纲和思维导图 。 大纲是树状结构 , 思维导图是网状结构 , 而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促进 , 互相转化的 。 大纲更注重顺序和层级 , 导图更注重发散和联想 , 合理发挥这二者的功能 , 思考既有逻辑有层层深入 。 具体使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 , 建立大纲只需要“-”字符加空格 , 就会生成子弹列表 , 使用Shift和Tab键(Windows平台下)就可以换行和缩进 。 大纲可以一键切换成思维导图模式 , 导图将会在一个新的窗口打开 , 可以对照查看 , 亦可以对照思维导图进行写作 。
\u0001
使用思维导图或者大纲将思维外化 , 能够有效较低认知负荷 。 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在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提出了7±2法则 , 认为人的大脑只能同时除了7条左右的信息 , 而将思考记录下来就相当于扩大了大脑的缓存 , 让我们能够专注在较少的信息的思考处理上 。 这也是Effie的力求的目标 , 即剔除一切干预写作的无效信息 , 软件的设计更好体现了这一点 。
Effie采用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 , 主界面分成了三段 , 利用不同的灰色来区分 。 软件没有主题色 , 按钮和图标都非常之少 , 用户几乎无法再找出一个无关紧要的元素 。
\u0001
软件的标题栏和左边栏都可以隐藏 , 因此在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 , Effie就化身为了一张白纸 , 让用户挥洒笔墨 。
\u0001
在文字输入体验上 , Effie有着与bear相似的体验 。 Effie采用类似Markdown的标注体系 , 同样的所见即所得的渲染方式 , 因而使用Effie同样可以将样式排版抛在一边 。
\u0001
Effie没有Bear的短板 , 它和OneNote一样 , 支持各大主流平台 。 数据通过云服务同步 , 但是同步体验比OneNote好很多 。 此外 , Effie也支持多种格式的导出 , 包括PDF , Word和图片 。 用户还可以选择在线分享自己的文章 。
\u0001
总结
【苏魁斌说情感|Effie:进行教学反思的好帮手】对思考的关注让Effie很适合用来写作教育反思 , 相比一些传统的笔记软件 , Effie融合思维导图和大纲 , 让用户可以在写作前整理思维逻辑 。 同时Effie极简的设计让用户更沉浸在到写作中去 , Markdown的文字输入又可以让用户抛开样式排版 , 更流畅的写作 。 同时Effie还有着强大的跨平台和云同步能力 。 尽管Effie还是一款很年轻的软件 , 但是非常值教师们尝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