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军区|西藏军区通信总站曾有个军邮局,这是老兵们的一次战友会( 四 )
文章图片
仁寿片区演唱《我是一个兵》,进行曲,铿锵有力,干劲十足,与四十年前在军营唱歌时更显军人本色,更有成就感 。
文章图片
侯新华战友口琴独奏《打靶归来》 新华战友说:四十多年前,我在军邮局当文书时就添置的口琴一直保留至今,每当思念军营、怀念战友时就拿出来吹一吹,顿感浑身舒坦,充满激情 。
文章图片
陕西战友高京利独唱《一壶老酒》,歌声既高亢又深沉,以西北汉子特有的敦厚表达着对天下所有妈妈的那份爱 。
高京丽代表陕西的战友向与会的各位首长和战友们问好,并深情地演唱《一壶老酒》,战友们深受感动,真是啊,老酒弥香!
文章图片
巴山机务站女兵黄锐独唱《通信女兵之歌》,歌声清脆悦耳动听 。
文章图片
重庆片区和利川战友小合唱《战友之歌》,因事先没排练而略显粗糙 。
文章图片
清福指导员与湖北利川军嫂张碧兰对唱土家族民歌《六口茶》,别有一番情趣且意味深长 。逗得战友们捧腹大笑 。
(多情浪子的指导员嬉戏略带腼腆羞色的利川军嫂一一喝茶就喝茶,哪来那多话,你家那个妹子讪 刚好一十八) 。
以片区为单位的文艺演出结束后,以自由组合形式开启了轻快浪漫的舞会 。
文章图片
文艺演出结束后就开始军邮局暨兄弟单位战友们的合影,留下有意义的瞬间 。
文章图片
在这群近100人的战友中,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供职人员,有各个行业的专业人才,也不乏事业有成者 。有不少战友还在勇敢的面对生活而负重前行;还有从广东、西藏等地,付出极大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赶来参会,就是为了能见一见当年部队的老首长和在一起摸爬滚打、流血流汗的战友们 。所以,战友间没有名利的杂质,没有物欲的浊流,只有共同走过的那段黄金岁月和艰苦历程 。
文章图片
军邮局历代驾驶班部分战友合影 驾驶班和投递班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西藏军区辖区内团以上部队的机要文件投送 。这些其貌不扬的当年的军邮汽车兵,与普通汽车运输部队不同的是既没有带队车,也没有收尾车,全都是单车执行任务,所以必须练就一身熟练的汽车维护技术和独到的驾、修绝活,才能在各种险恶道路上驾驶 。他们长年起早探黑奔波于千里川藏线上,吃尽了通麦天险大塌方的苦头;或越过羊卓雍湖 将海拨五千多米的岗巴拉山踩于脚下,几乎每周必去的中印边境(亚东)洞朗前沿;又或拖着长长的尾焰直扑藏北要塞一一黑河军分区 。就是这群人,每人每天只有1元钱的伙食费标准,干的是平均每天跑四、五百公里的路程 。三天吃两顿饭的事时有发生,这个班的弟兄们百分之八十的人患有胃病和关节炎,用风餐露宿来形容这帮人已显得微不足道,比如陈小平战友就曾因汽车抛锚在中印不丹边境、海拨4000多米 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帕里,硬是靠手抓糌粑坚守七天七夜 。真是可歌可泣!但是,他们为了能准时安全 保密的完成通信投递任务而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还有不少驾驶员和投递员因星夜兼程、不吃不喝,动辙上千公里马不停蹄完成特急机要投送任务而受到过嘉奖表彰 。又如在1971年印度肢解东巴基斯坦为孟加拉国的援巴军事佯动中,就有驾驶班的同志因完成特殊任务而受到嘉奖 。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也不该忘记他们!!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西藏 你如果想到西藏,?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 战友 40多年后,曾经从红旗公社走向西藏52师154团的战友,相聚了……
- 西藏感悟:信仰重要吗?其实也不重要,而懂得信仰才重要
- 哨所 詹娘舍哨所,这是一位西藏退役女兵的来信,请查收
- 察隅县 一位西藏退役女兵走进察隅,这种体验很爽
-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在西藏亚东,路边的野果也不要吃呀
- 高原 新年来临,我祝福西藏,祝福坚守西藏的高原战士
- 比新疆刺激,比西藏神圣,这个地方美了千年,却一直无人知晓。
- 比西藏更西藏,它才是中国最后一方净土!
- “歪脸女孩”火了 “歪脸女孩”火了,受资助变身成女神,舍弃百万年薪赴西藏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