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这次老兵聚会,上了央视专题新闻——这才是战友聚会该有的样子( 二 )


文中出现的老连长董良成(带队者)
第一天报到 。几十年没见面的战友话友情、谈往事 , 有说不完的知心话 。
第二天安排的是“三会” 。首先是激励斗志的故事会 。全体人员参加的老连队故事会 , 故事会开始前 , 大家齐唱《战友之歌》 , 嘹亮的歌声在红房子酒楼回荡 , 许多地方群众驻足观看 。我在会上讲了1979年冬训 , 河沟里摸出手榴弹的故事 。当讲到有个战士投实弹时 , 取出拉火环没拉断 , 扔到河沟里的时候 , 下面有战友说 , 陈康华!陈康华!陈康华马上站起来向大家敬礼……台上台下互动 , 气氛热烈 。老连长寇从俊(1969年12月入伍的湖北省钟祥县人)讲了1982年连队在成昌兵站部(后来改为川藏兵站部)机关值班 , 参加营房建设的故事 。老文书徐永生(1976年入伍的四川省忠县人)讲了全连官兵团结一心争创一流的故事 。故事会把大家带到了几十年前连队官兵同甘共苦的年代 。其次是回顾历史的班务会 。老班长召集班务会 , 大家回顾当年同住一间屋 , 同吃一锅饭 , 同开一台车 , 同跑川藏线的历史 。再次是增进友谊的谈心会 。同年入伍的战友年龄差不多 , 经历差不多 , 几十年后再相遇 , 说说知心话感到格外亲切 。
战友|这次老兵聚会,上了央视专题新闻——这才是战友聚会该有的样子
文章图片
文中出现的战士王常瑞(左一)、文中出现的战士段志才(右一)、文中出现的老兵裴传友(左二)
第三天参观川藏兵站部军史馆 。我们通知 , 早晨八点钟在川藏兵站部机关大门口集合 。当时我在川藏兵站部机关帮助工作 , 住机关干部宿舍 , 早晨七点钟起床号刚响 , 我看到许多战友已经到了机关大门口 , 我走过去问 , 大家怎么来这么早?大家说 , 这次战友聚会太激动了 , 睡不着啊!我们凌晨五点就起床了……
早晨八点 , 老连长董良成(1974年入伍的四川省渠县人)集合整队 , 大家迈着整齐的步伐 , 喊着嘹亮的口号走进了军营 。刚走进大门就出现了感人的一幕 , 老兵裴传友(1970年入伍的四川省宜宾市人)是拄着拐杖来参加战友聚会的 , 行走很不方便 。机关执勤的两名战士段志才(2016年入伍的云南省大理市人)、王常瑞(2017年入伍的山东省泰安市人)看到他走路困难 , 主动跑过来轮流背着老兵裴传友参观军史馆、参观营区 , 参观结束后 , 又把裴老兵背出大门 , 送上了汽车 。新战士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老兵 , 使大家看到了新一代军人的精神风貌 。
参观川藏兵站部军史馆是这次聚会活动的重头戏 。退役老兵们走进军史馆的那一刻 , 仿佛走上了川藏线 。一幅幅浴血奋战的照片 , 把我们带到了当年战斗过的地方 , 是那么的亲近、又是那么的难以忘怀;一件件弥足珍贵的文物 , 大多是我们使用过的物品 , 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亲切;一个个英勇顽强的英模 , 都是我们的身边人 , 是那么的了解、又是那么的可敬;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 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 是那么的真实、又是那么的感人 。当大家走进缅怀厅的时候 , 在英烈榜上大家看到了许多熟悉的战友姓名 , 有的战友当场就留下了眼泪……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