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胎妈妈对艺术的冒犯( 二 )


“不出多久你就等着变爷们手 , ”家人说 。 果不其然 , 除了双手很快变糙 , 她也受到各种难对付的材料“伤害”——石雕锤砸破手 , 木雕锯烫破皮 , 老师说 , “你该回家缝布娃娃 。 ”与男性在体力上的天然差距 , 让她失去了方向 , 而转机也同时现身 。 认清现实弱势之后 , 她聪明地转向“如何让作品本身有趣 , 而非技艺比拼” 。 所幸 , 这也是真正能将她的天赋发挥出来的地方 。
|一个二胎妈妈对艺术的冒犯
本文图片
▲《晃瞎你的眼》
不同的观念出现 , 总会伴随着质疑 。 一次 , 老师安排了浮雕模特临摹 , 她没兴趣 , 问能否做别的 , 老师说没成绩 。 随后她将浮雕板搬出教室 。 宁愿面壁思过 , 也不愿做走手不走心的临摹 。 做啥呢?她抬眼一看 , 墙上是机器甩的密密麻麻的不规则装饰点 。 “我要用刻意模仿随机 , 必然模仿偶然 , 手工模仿机器 。 ”
曹雨开始了她的“面壁” , 用小号刀一点点临摹 , 最后还想将这块做好的“墙壁”替换入那块被临摹的墙壁里 。 老师讽刺说:“你是不是有神经病?”随后又叹气:“唉 , 像你这样的人以后可能是大师 , 但说不好也是‘大屎’ 。 ”那件作品 , 名为《面壁》 。
出生后来自周边人的价值观 , 亦被她用代表时间流逝的自己的长发 , 一笔一划缝在画布上 , 成为至今仍持续创作的《一切皆被抛向脑后》 。 她说 , 这件作品的结点 , 将是她生命终止的那天 。 而作品的第一句 , 正是初到人间那句“老曹家没福 , 生了个丫头” 。
逃离安全地带
主见 , 习惯性反思 , 天马行空的联想 , 构成她艺术天赋的特质 。
初次遇见她 , 是在2019年乌镇当代艺术展上 。 她其中一件作品小到极限 , 却以其四两拨千金的对比 , 将极端力量物化出来 , 许多观众甚至没看见——《世界与我无关》 , 一根柔软长发穿出坚硬的墙壁 , 从另一小孔穿回来并首尾系结 。 孤独的长发随观者的呼吸摇摆 , 意在虚无的世界里 , 我们一直在同自己周旋;另一块空白画布 , 仔细看发现一对椭圆窝陷 , 那是她双膝的痕迹 , 名叫《跪的人》 , 她说“膝下黄金献给艺术” 。
|一个二胎妈妈对艺术的冒犯
本文图片
▲《世界与我无关》
从世俗意义上说 , 她的确是“人生赢家” , 包括且不限于姣好的五官、曼妙的身材、名牌大学、名校有编制的工作、五套房产、相爱的伴侣、两个儿子、国际知名画廊签约、国内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海内外个展不断……
作品《我有》中 , 她直面镜头 , 将那些世俗认为好的成就一一道来 , 颠覆传统女性的谦逊形象 。 它既像炫耀又像贫穷的宣言 , 片中的曹雨扮演被主流价值观绑架的“傀儡” , 对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发起挑战 。
|一个二胎妈妈对艺术的冒犯
本文图片
▲《我有》录像截帧
其实她真正想问的是:“那真的好吗?”在她看来 , “惯性”是舒适的套子 , 我们牺牲80%的自我 , 以求得和他人相同 。 几年前 , 曹雨做了一个令身边人大为不解的决定:毅然辞职离开体制内体面稳定的优渥工作 。 正如她谈到其短片《逃离人间的尽头》中 , 荒海滩上鱼缸里的那条鱼:“那个透明的安全圈是个假象 , 让你看见远方和希望 , 身边广阔的天地似乎唾手可得 , 却又将你围困其中 , 你追随梦想 , 定然付出代价 。 ”
她决心追随自己 , 始终如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