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他初中毕业,成为艳情小说畅销作家,被北大破格聘任为教授( 二 )
于是26岁的刘半农毅然辞职,带着妻女回到江阴老家 。没有了稳定收入,他经常穷得揭不开锅,靠变卖家当和妻子到娘家的借贷度日 。
暂时的困窘或许只是“天将降大任,先苦其心志”的磨砺 。
不久,刘半农接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抛来的橄榄枝,要聘请他为北大的国文老师 。
刘半农受宠若惊,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后来才得知是在上海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一次难忘的会面,陈独秀相中了他身上的才气,于是向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蔡元培先生力荐他 。
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以隐藏,总会燎原 。
刘半农这个只有中学学历的人,一步跨入了北大这个全国最显赫的高等学府 。
北大来了一位中学肄业的教授,这一时让一些自视清高,持有高学历的资深教授愤意难平 。
刘半农这个只有中学学历的教授被一些老资格教授视为“下里巴人”,被贴上“浮浅”的标签,屡遭刁难 。
在《新青年》编委组成员大选上,刘半农兴冲冲地去竞选,被胡适以学历为槛,拦在了门外 。
文章图片
《新青年》编委会大选
羞愧难当的刘半农几经思考,便向校长蔡元培提出,要出国深造 。
没想到蔡元培举双手赞成 。于是三十来岁的刘半农带着妻女,踏上了赴英留学之路 。
刘半农名利双收时,他可以见好就收;遭到质疑时,他亦懂得知难而进 。
他满眼都是阳光,笑里都是坦荡 。
文章图片
被新女性唾弃,写诗剖白,解释他到底有多“丧”
当时刘半农嫌英国留学费用昂贵,听说法国费用低,藏书丰富,他继而转战法国,攻读语音博士学位 。
读博期间,刘半农一边专注国内语音研究,一边用白话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
文章图片
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刘半农发现国内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写法不一 。如,周作人常用“伊”字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 。胡适常用“那个女人”来指女性第三人称 。
刘半农就在反复琢磨,能不能用一个简洁的词来翻译“She” 。
于是在一个明朗的月夜,他灵感一触即发,发明了“她”,兴奋至失眠 。
他通过举例、比较、推敲:
伊人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伊人 。”
那个女人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那个女人 。”
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她 。”
不久,刘半农掩不住欣喜把自己的这个创想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本以为可以赢得大家的刮目相看 。没想到赞成派与反对派打起笔仗来 。新女性也一阵愤愤然,骂刘半农大男子主义,歧视女性 。
先是《新人》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文章《这是刘半农的错》 。胡适向来提倡白话文,这次也极力反对 。一时,刘半农被推向了风头浪尖 。
刘半农一气之下,挥笔写下《“她”字问题》一文,发表在《时事新报》 。
随后,局面开始一边倒的倾向于刘半农了 。
郭沫若在《时事新报》的“学灯”专栏上发表了一首名为《她和他》的散文诗 。
鲁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祝福》,就一改往日用“伊”的做法,用了“她” 。
有了前车之鉴,胡适也在文章中尝试用“她”,称蔡文姬为“她”而不是“那个女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悲痛!代驾小哥惨遭门砸死,生命最后6小时,他有多绝望?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只有自己变得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
- 7旬老人手绘人民币母版,我国9成假币出自他手!2014年被判刑入狱
- |“他有太太,我有先生了”:女人嫁给爱情到底有多不容易
- 01“我老公他出轨了 老公出轨了,我害怕他还会再次出轨,我该怎么办啊
- 迷奸 初中生迷奸女教师,聊天记录:“我不想迷奸的,迷奸不会叫。”
- |广东33岁男子在汤加失联逾4天,妻子一遍遍联系:想确认他的安全
- 圆谎 同学疑似出轨被他老婆发现,叫我帮他一起圆谎,这种事该怎么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