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的垃圾,不要倒在朋友圈里
文章图片
曾经 , 我们满心欢喜地在朋友圈记录美好生活的点滴 。 渐渐地 , 越来越多的人淡出了朋友圈 , 不再把朋友圈当成情绪的宣泄地 。 因为人们渐渐认识到 , 生活是自己的 , 与旁人无关 。
文章图片
瞿宏伦摄不是所有情绪 , 都适合展现在人前人生不如意之事 , 十之八九 。 有很多情绪 , 注定只能独自吞咽 , 可与人言说者 , 不足一二 。 有人曾说过:“我的情绪从不发表在朋友圈 , 是因为我怕会麻烦到人家 。 ”因为你一发不开心的东西 , 朋友就有义务过来安慰你 。 长此以往 , 过来安慰你的人就越来越少 。 人与人相逢 , 都带着各自的故事 。 对于大部分的过客 , 如果他们能够普普通通地喜欢你一下 , 摸摸你的叶子 , 亲亲你的花蕊 , 就已经足够庆幸了 。 如果贪心地希望把地下盘根错节的根系都连根拔起 , 翻到天光之下 , 要求旁人都喜欢这样的你 , 就是种奢望了 。 大家都很忙 , 针也没扎到别人身上 , 没有人会停下来安抚你的小情绪 。
文章图片
焦生福摄自己消化情绪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成年人的世界 , 是哪怕生活千艰万难 , 也要保留一丝体面 。 就像电影《唐人街探案》里 , 秦风问唐仁:“你为什么来泰国?离家这么远 。 ”唐仁说:“有哪个人在国内混的舒坦 , 愿意出来呢?留下有留下的原因 , 出来有出来的理由 。 这世上 , 比所有人瞧不起你还难受的滋味 , 就是让所有人同情你 。 ”掩藏好自己的脆弱和不堪 , 就是成年人最后的体面 。 在成年人的社交中 , 有个潜规则是:大部人都希望你过得好 , 但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太多 。 朋友圈是云上公共区域 , 也是大型人际修罗场 , 这个万花筒照出了人心 , 照见了人性 。 多少人看到你过得不好 , 内心看不起你;看到你过得好 , 默默羡慕嫉妒 。 人际关系是不断变化的 , 当时的甜蜜截图可能会因为关系的变化而变成厉害的武器 , 负面情绪也如此 , 这是很危险的 。 于是大家开始形成一种默契:你是个成年人了 , 要开始学会和情绪独处了 。 不是不想说 , 而是不敢说 。 那些单纯的记录、想与人诉说的心情 , 终究还是成为了权衡利弊后的放弃 。 人生多的是不易 , 不哭 , 不闹 , 不发朋友圈 。 对待负面情绪不是压抑它 , 也不是发泄它 , 而是要安顿它 , 找到它的来处 , 才能知道它的去处 。 想尽办法寻找解决问题之道 , 才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 。
文章图片
确·胡热摄经营好你的朋友圈 , 就是经营人品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不太爱发朋友圈的人 , 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有人答:“他一定过得很好 , 因为他想要分享的人大概就在身边 。 ”也有人答:“他一定很成熟 , 因为他独自消化了所有的情绪 。 ”悲观的人总是向外界索取安慰 , 而乐观的人则懂得 , 你对生活微笑 , 生活才会报以你微笑 。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 , 早已不作声响 , 暗自消化了各种情绪 。 曾经有个猎人进山打猎 , 但大雪封山 , 只能穿过一条冰河 , 冰河有裂开的风险 。 猎人思来想去 , 只能硬着头皮爬过去 。 爬了很久 , 他突然觉得冰河要裂开了 , 于是停了下来 , 一个劲的抱怨天气恶劣 , 自己运气不佳 。 最后 , 猎人死了 。 冰河没有裂开 , 他是被冻死的 , 而对岸离他仅有一步之遥 。 成年人的世界 , 人人都是一边崩溃 , 一边负重前行 。 如果不能很好地化解负面情绪 , 简直举步维艰 。 那些还没说出口的话 , 那些无人观看的眼泪 , 都消化在了每一步走过的路上 , 四下无人的夜里 。 然后在被问起来的时候笑着说一句 , 没事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