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4岁,研究生,还在卖鸡爪”:这3个真相,越早告诉孩子越好( 二 )


其实读书就像攒塑料袋 , 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
难道夜以继日地刷题 , 就一定能爬到金字塔塔尖吗?
并不是 。
但你可能会得到一个塑料袋 , 这个塑料袋就是“退路” 。
前段时间 , 人大学霸伍继红引发网络热议 。
她1994年参加高考 , 以692的高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
在那个大学生还很罕见的时代 , 伍继红被称为“天选之女” 。
她成绩优异 , 曾获得过兰台奖学金 。
熟练使用dos、windows、wps等 , 能用fox , pascal编程 , 具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译、听能力 。
按理说 , 她的未来一片光明 , 然而她却亲手把自己送进了黑暗 。
“我34岁,研究生,还在卖鸡爪”:这3个真相,越早告诉孩子越好
文章图片
和两任丈夫相继生下6个孩子 , 蜗居在破旧的土坯房里 , 家徒四壁 。
很长时间内 , 他们只能靠低保度日 。
后来有人曝出 , 她的人生之所以一路滑落 , 跟她的逃避性格和一直未能得到干预的心理问题有直接关系 。
多少人对伍继红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
唯一幸运的是 , 她曾经读过书 , 而且读得不错 。 她的事情被传到网上后 , 在人大校友群引起了极大轰动 。
很快 , 校友们奔赴江西 , 为伍继红一家捐赠物资 , 还帮他们盖了170平方米的二层新房 。
“我34岁,研究生,还在卖鸡爪”:这3个真相,越早告诉孩子越好
文章图片
在校友会的帮助下 , 伍继红有了新手机 , 学会了使用微信 , 还在县档案局有了工作 。
就连当年的班主任 , 都特地寄来了读书教材 , 希望她能继续学习 。
这一刻 , 我才明白——
学历有时候可能不会锦上添花 , 但起码可以雪中送炭 。
就像前面说的于洪涛一样 , 如果不是因为他硕士毕业 , 他也不可能成为“最高学历摊主” , 更不可能火爆全网 , 被大众熟知 。
读书 , 或许不是进路 , 但却一定是退路 。
请相信 , 你做的每一件事 , 流的每一滴汗 , 吃的每一口苦 , 说不定哪一天就能为你带来惊喜 。
“我34岁,研究生,还在卖鸡爪”:这3个真相,越早告诉孩子越好
文章图片
03
吃了读书的苦 , 也要吃生活的苦
初中在省城念书 , 每逢周日 , 外婆都会扛一大袋土特产来看我 。
一边“卸货” , 一边气喘吁吁地反复强调:
“囡囡啊 , 现在不吃读书的苦 , 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 , 晓得不?”
那时的我似懂非懂 , 但在潜意识中 , 也早把念书这件事当成了人生的护身符 , 以为只要好好念书 , 就能舒坦一生 。
后来我不负众望 , 从小县城考入北京某重点大学 。
毕业后 , 又顺理成章地进入一家还不错的公司 , 成了亲戚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
“我34岁,研究生,还在卖鸡爪”:这3个真相,越早告诉孩子越好
文章图片
然而当踏入社会的那一刻我才发现 , 学习上的那些苦并没有让我成为人上人 。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 , 朝九晚五 , 按部就班 。
除了要应付职场上的勾心斗角 , 还要面对家庭的鸡零狗碎 。
生活这张牌 , 似乎并没有因为出身名校就对我和颜悦色 。
原来 , 人这辈子 , 只吃读书的苦是远远不够的 , 生活的苦照样得吃 。
既然这样 , 读书的苦就不用吃了吗?
并不 。
因为只有当你吃了读书的苦 , 你才能珍惜生活的甜 。
当你吃了读书的苦 , 你才能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生活的苦 。
虽然我现在只是公司的小职员 , 但我毫不气馁 , 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人生 。
当一个人拥有了选择权 , 他就有了生活的底气和幸福感 , 他才会感受到人生充满意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