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木水心理工作室ID:hongcen2063一次|谁都会遇到困难,那些看起来精力充沛的人也一样( 二 )


大学刚毕业一年就遇到裁员 , 这不得不说 , 是一件非常让人郁闷的事情 。
跳槽资本没有 , 工作经验积累的也不够 , 又是被裁掉 , 相当于是一种被“否定” 。
于是 , 他崩溃了 。
当时看他状态很不好 , 周围很多朋友 , 有的人会劝他 , 有的人会给他出主意 , 有的人给他找行业里认识的朋友 , 看有没有其他合适的工作机会 。
但是 , 他还是非常郁闷 。
再后来 , 连朋友们邀请他出来聚会他也不再出来 , 完全封闭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
来源:三木水心理工作室ID:hongcen2063一次|谁都会遇到困难,那些看起来精力充沛的人也一样】他对我说 , 他当时只有一个问题无限反复循环: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倒霉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
我说:那别人对你的帮助呢?
他说 , 他觉得 , 没有人可以帮到他 , 而关键是 , 他也看不到别人的帮助 , 他只有一个想法: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倒霉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 这个问题无限循环播放 。
接下来 , 他的焦虑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不仅仅局限在这件事本身 , 影响和焦虑开始不断延展和演绎 。
他开始想 , 自己被裁员 , 是不是因为得罪了公司的谁 。
于是 , 他像过电影一样 , 把公司里和别人发生的冲突都想了一遍:是不是同事们不喜欢自己 , 联合起来告自己的小状?是不是老板讨厌自己公报私仇?如果不是这些 , 那是不是自己工作能力有问题?如果工作能力有问题 , 那自己未来可就堪忧了 , 自己还能找到工作吗?万一找不到工作 , 自己怎么养活自己?要回老家啃老吗?父母知道了得多伤心?他们老了 , 好不容易供自己大学毕业工作挣钱 , 自己怎么可以这样?
事实上 , 这件事确实“倒霉” , 但是 , 却不至于这么倒霉 。
他后来一系列的表现 , 心理学上讲 , 叫做“泛化” 。
指的是 , 我们的情绪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客观事实本身 , 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联想和延展 。
关键是 , 这些联想和延展本身 , 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上焦虑带来的想象层面的东? , 而不是基于客观事实 , 没有事实依据 。
因为这种泛化的情绪 , 使得他经历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 , 才走出痛苦 。
来源:三木水心理工作室ID:hongcen2063一次|谁都会遇到困难,那些看起来精力充沛的人也一样
文章图片
很多人会习惯性夸大自己的困难 , 然后觉得:这个世界上 , 谁都帮不了我 。
这样做 , 我们就等于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
经常有走进我咨询室的来访者 , 他们是“被迫”来咨询的 。
这里讲一点 , 心理咨询领域 , 我们通常会告诉来访者 , 你的来去是自由的 , 没有人可以强迫你 , 也不会有人强迫你 。
之所以这样做 , 是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不同于很多其他领域的事情 , 在心理咨询中 , 来访者的“心理动力”很重要 。 “心理动力”对于建立咨访关系 , 保证咨询师和来访者可以高效工作 , 以及促进咨询目标的达成 , 都有非常直接的作用 。
这是题外话 。
再说回来:即便这样 , 仍然有很多“被迫”来咨询的来访者 , 比如 , 因为症状比较严重 , 家人担心 , 被家人、朋友劝说来的 。
这样的来访者有一个共同的、典型的特征:他们不相信咨询师 , 也不相信心理咨询能够真的帮助到自己 。
来源:三木水心理工作室ID:hongcen2063一次|谁都会遇到困难,那些看起来精力充沛的人也一样
文章图片
比如 , 我曾经遇到过的一位来访者 , 他其实并没有非常严重的症状 , 他自己因为情绪“低落” , 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 经过评估 , 他只是有轻度抑郁情绪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