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读法|我们为什么要读《史记》?五分钟带你领悟史记的读法

又到了年底了,你的读书计划中是否也曾经罗列过《史记》?然而,你是不是跟有书君一样,从来没有把《史记》读完过?对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史记》尽管非常吸引人,但是却也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尤其是高中课堂上让我们背诵《史记》中的段落,直到现在,仍然让有书君心有余悸 。
今天就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叫做《史记的读法》的书,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正确打开《史记》的方式 。
史记的读法|我们为什么要读《史记》?五分钟带你领悟史记的读法
文章图片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杨照,杨照先生认为:在以往,我们的教育制度会把一大堆历史事实抛给学生,让学生背诵,然后应付考试 。时间一久,学生们不仅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反而很快就把历史给忘了 。
所以,他打乱了《史记》原来的篇章次序,试图用司马迁的视角、态度与理念,去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重大事件的因由,帮助读者们真正地理解《史记》,理解历史 。
在这本书里,杨照首先谈到了司马迁 。
我们现代人都很好奇司马迁为什么要自称为“太史公” 。古代有学者说,这是因为汉武帝的时候设置过一个官位,叫做“太史公”,地位在丞相之上 。杨照不大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司马迁其实只是做过微不足道的太史令,负责一些文书和资料的保存工作 。
史记的读法|我们为什么要读《史记》?五分钟带你领悟史记的读法
文章图片
这个职位的地位很低,可是司马迁却把它当做是“宗教式”的工作,在他看来,这份工作,就是自己的信仰 。而且,他家几乎世世代代都在给周朝记录历史,现在传到了他,自然不能断了传统 。
所以,在司马迁的世界中,能够记录历史的人是光荣的、具有使命感的,他不是为了写书而写书,而是为了传承家世传统 。
当我们理解了司马迁的时候,我们就能理解他写《史记》时的态度了 。司马迁说,他写《史记》,首先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什么叫“究天人之际”呢?其实在《史记》里面,司马迁已经很隐晦地说明了自己的意图 。
史记的读法|我们为什么要读《史记》?五分钟带你领悟史记的读法
文章图片
比如,他在写秦国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如果按照道德仁义来衡量秦国,它连鲁国和卫国这样粗暴不讲道德的小国家都不如 。要是将兵力,在秦孝公之前,秦国根本就不是赵魏韩三国的对手 。
但是,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天下呢?司马迁写到这里也觉得不太好解释了,所以,只能用一个“天”字形容秦国的成功 。
写到汉朝时也一样 。在司马迁的笔下,刘邦就是一个街头的小混混,他好色,没文化,而且打仗总是失败,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能战胜项羽这种战神级别的人物,这又是为什么呢?司马迁似乎仍然解释不清楚 。所以,他最后借助项羽的口吻说是“天要亡我” 。相应的,如果是天要亡项羽,那就是天要帮助刘邦,帮助汉朝了 。
史记的读法|我们为什么要读《史记》?五分钟带你领悟史记的读法
文章图片
司马迁总是用“天”来形容这些人的成功,到底有何意图呢?
杨照认为,这其实是司马迁在质疑天,质疑天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对待那些“善人”、那些本该有更好的命运的人,他在质疑,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不公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