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坚守|邝文媛:有一种坚守,叫传承

【守望者】坚守|邝文媛:有一种坚守,叫传承
文章图片
长大后 , 你想做什么?小时候 , 我们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 有人想当科学家 , 有人想当警察 , 而邝文媛会说:“长大后 , 我想和家里人一样 , 当老师!”这个愿望听起来朴实无华 , 但背后却饱含着一个家族对于教育事业不变的追求和梦想 。
央广网北京9月9日消息(采访人员果君)邝文媛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向往源自全家人的“言传身教” 。 “我的曾祖母、爷爷、奶奶、姥爷、妈妈、姨妈、姑姑、姑父、两位姐姐、姐夫和我都是老师 。 ”一家四代 , 出了12位老师 , 他们有过怎样的坚守?又有着怎样的梦想?
四代教育人不变的坚守
在邝文媛家里 , 珍藏着一张旧奖状 。 斑驳泛黄的纸张 , 寥寥几句话语 , 诉说了60多年前曾祖母作为家中第一代教育人的故事 。 当年 , 曾祖母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学问人” 。 她白天教小学、晚上教夜校 。 在她的带动下 , 附近村庄都逐渐形成“女孩子也要识字”的传统 。
【守望者】坚守|邝文媛:有一种坚守,叫传承
文章图片
邝文媛曾祖母的奖状(央广网发)
1958年 , 17岁的奶奶考上了魏镇师范速师班 , 她背起行囊 , 步行四十里去读书 。 毕业后的她成为了一名师范附小的老师 。 听说一个叫白仕望的村子没教室、没老师、没学生 , 爷爷奶奶毅然离开条件较好的师范附小 , 去了白仕望村 。 他们在牛棚里讲课 , 在牛棚里生活 ,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出生在牛棚里 。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 , 白仕望小学一跃成为村小成绩第一名 , 并经常保持在前两名 。
日出日落光阴似水 , 花开花谢岁月如歌 。 邝文媛一家在教育的路上不断补充着新的力量 。 1993年 , 邝文媛的妈妈走上了讲台 。 “我出生的当天 , 妈妈还坚守在三尺讲台 。 ”说起儿时对母亲的印象 , 邝文媛笑称“聚少离多” 。
当时 , 面对学生的流失 , 同事的离开 , 有人劝妈妈离开 , 但是面对孩子们渴望的眼神 , 她坚定地留了下来 , 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 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
【守望者】坚守|邝文媛:有一种坚守,叫传承
文章图片
【守望者】坚守|邝文媛:有一种坚守,叫传承】邝文媛的妈妈和学生在一起 , 怀中抱着邝文媛(央广网发)
“奶奶常说要让我们记住这些 , 当时的我还不明白 , 如今 , 我终于懂得 , 这不仅仅是他们的故事 , 更是不平凡的时代中坚守教育的力量 。 ”谈起老一辈 , 邝文媛充满了崇拜和骄傲 。
邝文媛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信念的教师家庭中长大的 。 家人对教育的追求和付出 , 让一个愿望在她心里生根滋长 , “我也希望成为像曾祖母那样的‘教书匠’!”
“老师”两个字肩负着责任和重量
对于邝文媛来说 , 曾祖母的坚守是让附近村里的农民都认字;爷爷、奶奶的坚守是让适龄的学生都上学;妈妈的坚守是让乡村孩子的学习环境有所改善;而她则希望继续传递希望 , 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 。
【守望者】坚守|邝文媛:有一种坚守,叫传承
文章图片
邝文媛的奶奶和学生在一起(二排中)(央广网发)
初出茅庐的邝文媛满怀着一腔热情 , 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 期待着轰轰烈烈地大展身手 。 但真正为人师后 , 她才发现“老师”这两个字肩负的责任和重量 。
与城市里的学校不同 , 乡村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 , 老师们的课程内容也要更偏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 但是播种必会收获 , 而付出也必定会换来回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