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要懂得这“三守”,便可笑到最后!
本文由百家号【琢磨历史】原创首发!
大家好 , 我是“琢磨君” , 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更多国学智慧和历史知识 。 如果您想持续收看本栏目 , 请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真正大智慧的人 , 都懂得守住这三件事 , 一辈子福报多多!
生命本是一场旅行 , 正如宋代大词人苏轼所说:“人生如逆旅 , 我亦是行人 。 ”我们都是以赤子之身、赤子之心来了世界 , 但是随着旅途的持续 , 我们身心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 甚至有时候压得我们无法呼吸 , 所以我们需要减负 , 抛弃不该有的私心杂念 , 以及多余的外在物质、无用的社交等等 。
文章图片
但是 , 不管我们怎么减负 , 都要懂得坚守住这三件事 , 即曾国藩名言中所说的:人生 , 要懂得这“三守” , 便可笑到最后!而且真正大智慧的人 , 都懂得守住这三件事 , 所以他们会一辈子才福报多多!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1、群聚守口——曾国藩
这句话虽然只有四个字 , 但言简意赅 , 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至理箴言 , 它和老子的“多言数穷 , 不如守中” , 鬼谷子的“言多必有数短之处”意思都一样 , 都是在告诉我们:言多必失 , 祸从口出的道理 。
人是群居动物 , 每个人的社交关系都是千丝万缕 , 但是如何经营好社交关系就需要大智慧了 。 曾国藩就是一个大智若愚、看似木讷的人 , 而且他也深得“少说话 , 少犯错”的好处 , 所以他提倡在人群中要守住自己的口 , 不要多言 , 更不可哗众取宠 。 群聚时 , 往往是说者无心 , 听者有意 , 话越多 , 错误越多 , 所以“守口如瓶”的处世方略显得至关重要 。 真正大智慧的人 , 都懂得“群聚守口” , 所以他们会一辈子福报多多 , 终能笑到最后!
文章图片
2、独处守心——曾国藩
近代文学家朱自清先生在其代表作《荷塘月色》中写道:“我爱热闹 , 也爱冷静;爱群居 , 也爱独处 。 酣眠固不可少 ,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 ”而群居就像“酣眠” , 独处就似“小睡” , 都有各自的益处!其实 , 人生大部分时间 , 我们是独自一人的(至少是心灵上) , 所以我们要尽早学会如何和内心世界和睦相处!
曾国藩开除了独处的秘方就是“守心” , 何为守心?就是遏制住心灵深处的私心杂念 , 即儒家所倡导的修行最高标准——“慎独”!曾国藩临终前留下四条遗训 , 第一条便是“慎独而心安” , 他还解释说:自修之道 , 莫难于养心 , 而养心的诀窍就是要做好“慎独” 。
一个人若能做到“独处守心” , 就会问心无愧 , 也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 , 继而内心快乐、满足、宽慰、平安 。 所以说 , 人生 , 要懂得“独处守心”!正大智慧的人 , 都懂得“独处守心” , 所以他们会一辈子福报多多 , 心灵富足 , 终能笑到最后!
文章图片
3、天道忌巧 , 去伪而守拙 。 ——曾国藩
群聚守口 , 独处守心 , 那么我们作为独立人格的人 , 该选择怎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是选择当君子 , 还是当小人呢?是投机取巧 , 还是诚实守拙呢?曾国藩的选择是:做个诚实守拙的君子!因为他坚信“唯天下之至诚 , 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 , 能胜天下之至巧” 。 正如五代十国的不倒翁丞相冯道所说“荣或为君子 , 枯必为小人” , 由此可见 , 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 而且还会遗臭万年 , 比如赵高、董卓、吕布、秦桧等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大寒 等一场雪停,等一朵花开,只要心存热望,寒尽就是春生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和领导关系越好,越不要有不尊重领导的行为,会被领导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