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线上开学的12个故事:院士送寄语、云升旗、阅读课改防灾课……( 二 )


与此同时 , 为了以最快速度将教材送到学生手中 , 学校第一时间与快递公司联系 , 9月4日上午 , 500份教辅资料从学校统一寄出 。 9月4日下午 , 在线上学习全面开展的前一天 , 部分家长就已经收到学校快递的教材 , 到了9月5日 , 所有家长全部收到新学期教材 。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
49条平安信息全部收到
我的心里瞬间踏实了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数据显示 , 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 。
地震发生时 ,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老师强淼正在吃午饭 , 感觉地面晃动后 , 她意识到 , “发生地震了” 。
这是孩子们居家上课的第一天 , 强淼第一反应就是打开班级群 , 此时让她又感动又踏实的一幕出现:班级群里49条平安信息一条条弹出 , “心里瞬间踏实了” 。
强淼老师在给孩子们上地震科普课
中午 , 在线课堂如约开通 , 身为地理老师的她临时组织了科普材料 , 调整了上课内容 , 短短20分钟的午课 , 强老师从地震成因 , 讲到地震带 , 再到避震避险、震后求生的知识 , 为孩子们做了全面科普 。
强老师说 , 无论是疫情、还是自然灾害 , 人类远远没有“驯服”大自然 , 而“敬畏生命 , 敬畏自然” , 是深远永恒的主题 。
成都大学附属小学:
临时把阅读课改成防灾课
家长点一个“大大的赞”
线上开学的第一天 , 遭遇突如其来的地震后 , 成都大学附属小学也临时决定 , 将原来下午的儿童阅读课 , 改成家庭防震体验课 , 给孩子们来一场“疫情期间的地震防护”小课堂 。
成都线上开学的12个故事:院士送寄语、云升旗、阅读课改防灾课……
文章图片
阅读课改成了防灾课
校方负责人表示 , 当时从各个家长群了解到 , 地震发生时 , 部分家长和孩子都经历了一些慌乱 , 这让学校意识到 , “防灾减灾教育 , 永远不嫌多 , 永远为时不晚 。 ”
当天下午 , 从如何下载地震预警应用 , 到准备家庭地震包 , 研究确定家庭避险安全地带、科学规划撤离安全路线 , 学校给孩子们来了一场生动又应景的科普 。 同时 , 课堂不仅面向孩子 , 也面向家长 , 在课堂上 , 老师还教授家长如何在家庭里与孩子进行科普对话 , 从而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
不少家长都留言表示 , 这样的课堂真是非常有用 , 为学校的临时调课点一个“大大的赞” 。
龙泉驿区向阳桥小学和东山国际小学:
见字如面
学校全体老师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孩子 , 你们可知道?老师们一直期待着与你们的会面 。 你们就像春天那耀眼的骄阳 , 但我一直觉得 , 你们比骄阳更生动、明亮 。 ”
9月5日 ,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向阳桥小学和东山国际小学的“线上开学典礼”上 , 一封封老师们写给各班孩子的书信在屏幕上一闪而过 , 配上老师们给孩子们的深情旁白 , 让这场“线上开学典礼”十分动人 。
成都线上开学的12个故事:院士送寄语、云升旗、阅读课改防灾课……
文章图片
老师给孩子们写的信
据向阳桥小学副校长孙珍介绍 , 今年因疫情影响开学延期 , 随着假期的延长 , 也让孩子们离开校园的时间变久 ,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校园的温暖 , 学校策划了“教师手写书信”的活动 , 发动老师们把自己想说的话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出来 , 让孩子们“见字如面” , 感受老师的爱和温暖 。
孙珍表示 , 一开始 , 学校只有各班班主任参与了“手写书信” , 但到了后来 , 不少学科教师也参与了进来 , 老师在书信中或回忆去年的点滴 , 或寄语新学期 , 或提醒孩子们疫情期间注意防护 , 在一周的时间里 , 学校就收集了30多封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