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自爱的最低成本是,让自己做一次孩子

文/学乃身之宝
我们常说,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自爱,他们会担心爱自己被人说是自私,也害怕爱自己被人说是自负的行为 。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3》中用一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爱 。
他说自己在美国陆军任心理医生时,军方曾进行过一项研究:成功者都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研究人员从军队不同部门选出12位成功人士,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测试,测试题目是,要求他们按照先后顺序,写下生活中最重要的三样东西,结果,每个人的答卷上,虽然第二和第三选项各不相同(有人写的是爱情,有人写的是家庭,等等),但所有人的第一选项却完全一致——我自己 。
派克说,这里的“我自己”就是自爱 。自爱意味着关怀、自尊、责任和对自我的了解 。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就不可能爱别人 。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是爱自己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让自己做一次孩子,这也是自爱的最低成本 。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样的做法叫“积极退行” 。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
爱自己|自爱的最低成本是,让自己做一次孩子
文章图片
1.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
积极退行,指的是成年人有重回童年时代的想法和行为举止,以获得某种欲望或快乐感 。
比如,有的人长大后还会向父母或伴侣撒娇,这就是在渴望有人像小时候那样爱自己,当这种需要被满足后,ta就会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
那么,为什么退行到小孩更容易得到爱呢?
因为小孩子可以得到无条件的爱:小孩子做错事更容易被原谅,甚至还会得到安慰;小孩子可以做自己,不必考虑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小孩子可以“肆无忌惮”,想哭就哭,想闹就闹,不会压抑自己的感受,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可以真实地活着 。
其实,无论在哪个年龄段,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在那里,我们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是足够好的,是值得被爱的 。这也是我们安全感的由来 。
当然,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积极退行,当自己被各种负面情绪包围时,能够心疼自己,爱自己,而不是消极退行,即成为不负责任的、长不大的孩子 。
爱自己|自爱的最低成本是,让自己做一次孩子
文章图片
2.积极退行,可以体验到真自我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了“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概念 。
通俗来讲,真自我的人,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假自我的人,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 。
当我们讲一个人积极退行到小孩后,就可以体验到真自我,这时ta就可以确认自己的感受 。
这一点非常重要 。
因为很多人的痛苦,都和“假自我”有关 。
他们在成人世界中,很容易失去自我,比如,他们的工作可能不是自己喜爱的;他们的伴侣也可能不是自己选的,甚至无法感受到自己的感觉 。
想想看,这样的人怎么能幸福快乐呢?
但如果他们可以退行到孩子状态,像孩子那样任性一次,比如,看看动画片、随意涂鸦、等等,找回自己的童心,就很可能意识到“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会这样”,而这就是在找回自己的路上 。
当他们慢慢找回自己,就可以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尽力平衡好他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学会尊重自己的感觉,不会太为难自己,而这就是在爱自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