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余华,一个有文化的段子手( 二 )
可把他羡慕坏了!
文章图片
他打听到,想进文化馆,必须要有作品发表 。
于是,他开始一边拔牙,一边尝试写作 。
问题来了,他没写过小说啊 。
于是,他找来一本《人民文学》,边看边学,连标点符号的用法,也学 。
80年代的头三年,他除了拔牙,其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和写作上 。
写完小说,投稿也是个大问题 。
余华有一套自创的投稿技巧 。每次投稿时,他总是先投级别最高的杂志,被拒稿后,再转投低一级的杂志 。
以此类推 。
当时,他家住一楼,家里有个院子 。
邮递员每回路过他家,都会从院外抛进一个袋子 。
每次听到“啪嗒”声,父亲就会说,“退稿来了!”
一晃五年过去,余华拔了差不多一万颗牙,而那些投稿,都石沉大海 。
就在他快绝望的时候,转机来了!
文章图片
1983年1月,《西湖》杂志发表了他的小说《第一宿舍》 。
同年12月,《青春》杂志也发表了他的小说《鸽子,鸽子》 。
看到自己的文字被印成铅字,余华兴奋极了 。而更让他兴奋的,还在后面 。
同样是在那一年,他给《人民文学》寄去三篇小说 。
本以为,这次像以前一样,会石沉大海 。
不料一个月后,他接到了《人民文学》编辑周雁如打来的长途电话 。
周雁如告诉他,那三篇小说写得很好,都会发表 。但有一篇,结尾不够光明,要改 。
为此,对方特意邀请余华去北京改稿,来往车票及住宿费全部报销 。
余华一听,高兴得差点蹦起来 。他心想,别说只改结尾,就算是从头到尾都改一遍,只要能发表,我也改!
文章图片
第二天,他坐着绿皮火车去了北京 。
那篇稿子,他一天就改好了 。但他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在北京待了一个月,玩遍了所有景点 。
离开北京前,他兜里装着各种报销费用,加起来总共有八九十元 。
在八十年代,绝对算富人 。
1984年,《北京文学》陆续发表了他的三篇小说:《星星》《竹女》《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 。
其中《星星》,获得当年的《北京文学》奖 。
文章图片
不久,三家著名期刊同时给余华发来约稿函 。
收到信的那一刻,他平生第一次体验到成名的狂喜 。
他冲到父亲跟前,兴奋地说:“你儿子出名了!”
那年8月,他被调入文化馆,圆了人生第一个梦 。
文章图片
国民级作家
1987年1月,余华在《北京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 。
小说里,18岁的“我”独自出门远行 。
一路上,经历了各种事情 。
一开始,“我”用一支烟换了免费搭车的机会,汽车抛锚后,有人抢走车上的苹果,“我”上前阻拦却被打伤 。
最后,司机拿着“我”的行李远去,只留下伤痕累累的“我”……
这趟青春之旅,开端美好,结局悲凉,带年轻人看清了现实世界的残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一个人开始变得强大的5种迹象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大寒,最后一个节气等待春天!
- 情商低的7个表现,你是一个高情商的人吗?
- 老同学发来 “一个群的短文” !说得太好了,值得一读~有群的都看看!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一个人的风景依旧灿烂。|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唯一被印在外国钞票上的中国人,凭自己的力量,拯救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