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算命,[中国周易]古人的观星术

古人的观星术
古书说,天干地支是大桡“占斗机所建”,“斗机”指北斗星,可以理解为是大桡那一帮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研究创建出来的,它模拟的是地球上阴阳五行流转规律,是古人在探索天地自然奥秘过程中,取得的一项非常实用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

免费算命,[中国周易]古人的观星术

文章插图
干支系统与天文背景的关系,几千年来提出了各种各样学说,但至今都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 。而且多集中在运转周期上,这个问题还没办法最终敲定 。困难在于,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有限,找不到或找不全与天干地支匹配的天文学依据 。更重要的是,至今不清楚五行之气究竟是什么,是物质、是能量或者是没有发现的其它东西?
可是,古人在没有什么仪器设备条件下,只靠眼睛、简单的器具和体悟就把这一套复杂系统搞出来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那么,古人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简单模拟一下古人的“笨”办法 。
一、选择观星参照物
夜观天象,首先就要选择标记和参照 。我们的老祖宗将一些经常见到的恒定不动的星群,进行片区划分,形成了二十八个星辰片区,这就是“二十八星宿” 。然后按照东南西北方位分成四组,我们的老祖宗浪漫地将四个方位的星组连线象形,发现东方像龙,西方像老虎,北方像乌龟,南方像鸟 。这样组有组名,片区有片区名,于是就形成了:东方青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
古人最早研究天文,重视的是太阳和月亮,观察月亮的盈亏,后来创造了阴历 。观察太阳,但太阳不好观察,就测量日影 。发现冬天日影长、夏天日影短的规律,就把日影由长到短再由短变长的一个周期称为一年 。并把日影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把日影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把长短变化中的两次等分点称为春分和秋分,从而使“春”“夏”“秋”“冬”四时得以划定,后来阴阳结合,发明了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历 。夜观天象,发明了干支历 。
后来古人又把二十八星宿划分为十二个区,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上所称的“黄道十二宫” 。

免费算命,[中国周易]古人的观星术

文章插图
二、确定天干地支
古人是把大地作为宇宙的中心,运动着的日月五星就象钟表上的指针,那么黄道十二宫就是钟表上的刻度,这十二个区就是最早的地支,原来的叫法不同,后来经过了一系列的简化,就成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12个了 。
什么是天干呢,就是天体对地球的干扰 。古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由于日月和五星的变化,影响地球上的气息变化,总结出日月五星运动产生的五类十种气象变化,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 。
甲乙携带着风气,丙丁携带着火气,戊己携带着湿气,庚辛携带着燥气,壬癸携带着寒气,类似中医的五运六气 。按阴阳五行属性就叫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前为阳后为阴 。
为什么甲乙木又称为风气呢,八卦之“巽”卦代表木、又代表风呢,因为古人早就发现,风和日丽,风吹叶动,树木是很欢迎的,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以现代观点看,植物也要呼吸,需要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当然不是台风和狂风,风气是微风、和风,有木的性质 。
日月五星在二十八星宿为参照物的前提下,古人就开始了漫长的天象研究 。比如,木星在哪个宫出现?木星与土星多长时间交汇一次?在哪个宫交会?日月五星单独出现或多个同时出现在一个宫位,与地上的物象,甚至是人事有何关联?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