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行为逾矩,往往不是有意而为,家长要警惕孩子无意识的模仿
栋栋的妈妈正在上班 , 突然接到栋栋班主任的电话 , 电话中说让她赶紧去学校一趟 , 说是丹丹的家长要找她聊聊 。 丹丹是栋栋的同桌 , 栋栋妈妈觉得肯定是儿子又闯祸了 , 就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 , 赶到学校 。
栋栋妈妈还没站稳就听到丹丹妈妈的指责:“你儿子这么小就不学好 , 才二年级就敢亲我闺女 , 这以后再让他们同桌可了得?”原来 , 是栋栋亲了女同桌一口 , 栋栋妈妈连连道歉并承诺回家一定好好教育他 。
栋栋妈妈觉得儿子可能是早熟 , 毕竟现在有很多孩子都存在早熟现象 。
经过妈妈的一番盘问之后 , 栋栋才说:“那天丹丹问我她的裙子好不好看 , 我看电视上女生问男生这样的问题时 , 男生都会说好看 , 然后亲女生一口 。 我就模仿电视上的做法做了 , 我哪里做错了呢?”
栋栋妈妈看到儿子懵懂的眼神恍然大悟 , 原来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来源于对电视情节的无意识模仿 。
信息时代的发展 , 人们可以轻松接收到各种资讯 , 然而这对孩子来说是“双刃剑”
【孩子行为逾矩,往往不是有意而为,家长要警惕孩子无意识的模仿】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 孩子接受到的知识不仅局限于书本 , 还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途径获得 。
而且孩子的很多培训课程也是在网上报名领取的网课 , 提高了孩子学习的趣味性 , 对孩子薄弱的地方更有针对性 。 毫无疑问 , 这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文章图片
可是 , 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事实 , 它在为孩子们提高学习资源的同时 , 也潜在着很多负面影响 。
比如 , 在一些搜索页面总是会弹出一些不健康的网站的链接以及不雅的图片 , 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冲击 。 而且 , 网络上有各种炫酷游戏 , 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 , 使得孩子失去时间观念 , 打乱孩子的生活节奏 。
很多家长都发现 , 孩子总是说一些不文明的网络用语 。 而且孩子总是会模仿电影中人物的台词 , 并且热衷于感情戏 。
剧中人物的行为被孩子频频模仿 , 不管好的坏的 , 孩子都不加筛选地全盘接收 。 而且大多数不应该出现在孩子现有阶段的行为 , 都是跟大人学来的 。
孩子正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 , 对大人们的行为“有样学样”
喜欢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 , 因为孩子正处于飞速成长的过程中 , 身体、心理都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 , 所以孩子们通过模仿大人的做法来使得自己更快地成长 。
但是孩子的三观还未形成 , 判断是非的能力比较低 , 所以并不能够分辨自己模仿的行为是对是错 , 完全是对家长的行为“有样学样” 。
由于孩子还未形成自己的是非观 , 所以性格弹性和行为可塑性比较大 。 他们拥有超强的模仿能力 , 所以很容易在生活中学到一些大人的处事态度和方法 , 但是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
家长要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 , 及早通过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 。 切勿在孩子面前说一些不雅的话 , 言行必须谨慎 ,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模仿榜样 。
当孩子模仿大人的优点时 , 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赞美与肯定 , 这样会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 , 并且会继续做到更好 。
文章图片
若是孩子无意识间学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 , 家长也要及时给予纠正 。 但是 , 不要通过暴力的方式强行阻止孩子的模仿 , 而应该告诉孩子为什么这个行为是不对的 , 并向孩子说明盲目模仿给自己带来的危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五岁孩子全麻影响智力吗
- 双相障碍|青少年心理咨询:孩子不愿上学、沉迷手机?警惕是否有抑郁症/躁郁症
- 内向的孩子怎么教育
- 孩子不爱学习坐不住父母怎么引导
- 青少年心理咨询:孩子不愿上学、沉迷手机?警惕是否有抑郁症/躁郁症
- 婆婆帮三个姑姐家带大孩子,生病后让儿媳辞职照顾她,儿媳拒绝了
- 秋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这些小事~
- 孩子磨蹭的深层原因,不只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 国庆精选
- “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孩子们已经变了,但大人却不知道
- 男人的这三个简单的行为,反而说明了他很爱你,别随便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