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 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你在想什么吗?

关于心理学,最常见的理解误区就是“啊,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你肯定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了” 。
这也是很多心理学专业学生或者从业者最常遇到也是最“槽多无口”的问题了 。
同样,关于心理咨询,不管是普通人或是来访者,心里也存在着许多疑问与误区 。
如果从弗洛伊德算起,西方的心理咨询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 。我国的科学心理咨询事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可谓迅速 。
然而,在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尚属落后的国民意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围绕着心理咨询存在着许多需要厘清的问题与误区 。
咨询师 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你在想什么吗?
文章图片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心理咨询是干什么的 。
心理咨询,也称为谈话治疗,心理治疗,或者简称为治疗,是一种心理健康治疗,指一个人与受过训练的临床治疗师在安全、不带批判且保密的环境下交谈,以探索和理解感受和行为,目的是获得宝贵的自我洞察和应对技巧 。
治疗会谈通常由治疗师指导,会谈内容可以包括当前或过去的问题,经验,思想,感觉或人际关系 。治疗师的角色(以及治疗的目标)是帮助一个人建立联系并发展洞察力,以激发变化,成长和自我意识 。
咨询师 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你在想什么吗?
文章图片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助人自助” 。
这一点就区别于传统的医疗行业,当我们身体生病了,去医院求助,医生就会根据我们身体的状况,安排打针吃药,把我们的疾病治好 。
然而同样的逻辑却不能适用于心理咨询领域,治疗师并不是来访者的救世主 。
【咨询师 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你在想什么吗?】他们的工作是借助谈话的方式,让来访者自己打通心结,而不是等待别人将其救出 。
弄清了这一点,我们也能理解很多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困扰来访者的误区了 。
我平时给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发消息,他不回复,请他吃饭,他也不出来,这是什么意思?
尽管在来访者看来,心理咨询师与自己之间是一种坦率、信任的关系,看起来就和要好的朋友一样 。不过,在咨询师看来,这种关系首先是有效咨询的前提 。
同时,他们还要注重咨询过程中的共情问题,同时避免使来访者产生移情反应 。
因此,在实践中,咨询师一般都注重在工作之外与来访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私人联系 。
作为原则的“助人自助”反映了心理咨询“助人”的间接性,也就意味着咨询师不能像朋友那样直接伸出援手,这样会让来访者失去自我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干扰治疗的结果 。
咨询师 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你在想什么吗?
文章图片
事实上,咨询的一开始,咨询师就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咨询的边界有哪些 。
其中包括时间限制、会面的时间和地点、咨询费用、不赴约的后果,以及在咨询室内外都可以有哪些接触 。
因此来访者要时刻记在心里:咨询关系不是友谊,而是一种专业关系 。
违反边界会同时把咨询双方置于严重的危机之中,对于来访者而言,可能会造成心理依赖和伤害;对于咨询师则是一种不专业的表现 。
我想让心理咨询师给我点实质性的建议,他就是不说,这是不是他能力不行?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