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退休教授:当你老了躺到病炕上才明白,真正靠得住的,还是这3样......看完恍然大悟!( 二 )


蒋隆国 , 原清华大学教授 , 他在退休10年后 , 曾发表了一篇题为《我的退休生活》的文章 , 非常积极深刻 , 对咱们梅籣竹菊朋友们的晚年生活 , 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朋友们可以从中体会、品味 , 一起来看看~
以下为原文:
1999年(我63岁)退休 , 延聘3年 , 当时想 , 虽然自己过了花甲之年 , 按中国人的习惯 , 自己已是一个老年人了 , 但觉得自己还年轻 , 精力充沛 。
如果能活到80岁 , 还有将近20年的时间 , 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 我不能坐着等死 , 将近20年的时间 , 那该多煎熬啊!
于是我决定找事情做 。 (蒋老退休后 , 写诗、出书、参加朗诵、参加公益)
清华退休教授:当你老了躺到病炕上才明白,真正靠得住的,还是这3样......看完恍然大悟!
文章图片
我的老年生活是忙碌的 , 但又是丰富多彩的 , 充实的 , 非常快乐的 。 每天都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 不知不觉一天又过去了 , 一个星期又过去了 , 一个月又过去了 , 一年又过去了 。 没有时间让我去回忆过去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 在我的老年生活中 , 只有欢声笑语 , 没有孤独寂寞 。 我觉得 , 我这将近20年的老年生活是有意义的 。 通过文化养老 , 我老有所为 , 老有所乐 , 既发挥了余热 , 为社会作了一些贡献 , 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 相当于读了几个博士 , 更重要的是心态变好了 , 因而身体也更好 。 现在我将近82岁了 , 未来我还要过这种老年生活 , 即:文化养老 。 继续翻译诗歌 , 继续写诗 , 继续参加社会活动等等 。 当然 , 还要继续散步 。 在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 , 争取健康长寿 。 最近的目标是 , 争取健健康康活到90岁 。 90岁以后 , 向100岁进军!说的真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过得很艰难 , 我们这一代人也很豪迈:觉悟高、心胸宽、责任重、贡献大!如今老了 , 退休了 , 我们也要像蒋老一样 , 向100岁进军!而下面这6句话 , 读懂了就能对自己很有帮助!
清华退休教授:当你老了躺到病炕上才明白,真正靠得住的,还是这3样......看完恍然大悟!
文章图片
清华退休教授:当你老了躺到病炕上才明白,真正靠得住的,还是这3样......看完恍然大悟!
文章图片
四句话社会发展变化大养儿防老问题多如何安度好晚年早做准备不会错
黄金年华 , 时不我待
进入老年后 , 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越来越脆弱 ,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 。 别幻想长命百岁 , 时不待人 , 诸事尽量提前安排 , 充分利用这段能自己掌握的黄金时间 , 去做那些原来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 。 去圆那些积年的梦 , 免得躺在床上动不了时再后悔 。
自我安排 , 自我实现
退休了 , 我们应该担负的家庭责任已经完成 。 但是对亲人 , 对儿女都别抱太多的希望 , 要有最坏的思想准备 , “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 。 我们做贡献是无条件的 , 而索取就有条件了 , 别幻想儿女如何尽孝 。 不能把“幸福晚年”寄托在儿女身上 , 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
勿给亲情加负担、活出自我风采
常言“久病床前无孝子” , 要有自度难关的准备 。 别把亲情看得太重 , 别再制造太多的亲请 , 要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 。 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 , 受伤害的只是你自己 。
有爱心有挂念、但不痴心不执念
我的亲戚75岁 , 原来身体很好 , 她非常疼爱孙女 , 晚年在家 , 常思念孙女 , 视如掌上明珠 , 每有电话都要流泪 。 奉高中 , 供大学 , 自己克勤克俭 。 但儿子离婚 , 孙女随母而去后 , 她突发脑病 , 险些不治 。 孙女仍在高兴地上大学 , 儿子又有了新家 , 原来健康的她却孤独地躺在病床上 , 只有老伴陪着她 。 所以 , 老年人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痴心太投入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