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贫穷的根源:困于认知茧房
文章图片
作者:洞见hongzhuang
只有剥离认知上的茧房 , 才能逃离人生的困境 。
前段时间 , 我和朋友一起驾车去乡下歇凉 。
落脚的农家乐 , 是一户养蚕的人家 。
我们到的时候 , 男主人正在打扫用来培育幼蚕的饲育箱 。
看着饲育箱里零零落落的蚕茧 , 朋友很疑惑:“这么多蚕宝宝都不要了吗?”
男主人叹了口气 , 答道:“不是不要 , 只是这些幼虫已经被困死在了厚厚的蚕茧里 , 再也出不来了 。 ”
原来 , 蚕在结了茧后7到15天便会开始尝试破茧而出 。
有的蚕 , 在挣扎过程中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 会奋力冲破蚕茧的束缚 , 实现美丽的蜕变 。
而有的蚕 , 挣扎几次没能冲破蚕茧 , 便以为茧房就是世界的全貌 , 最后心甘情愿地待在里面 , 直到空气耗尽 , 窒息而亡 。
但其实 , 只要这些蚕能认识到茧房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 , 用力往外挣脱 , 就能重获新生 。
和这些蚕一样 , 很多时候 , 我们看似陷入了某种困境 , 其实不过是困在了自己的认知茧房里 。
文章图片
01
认知水平越低 , 人越固执 。曾在NASA供职12年的气象学家马修·谢博德曾在TED有一段演讲:
“我犯过的最大错误是 , 我只看那些能支撑我想法的信息 , 从来不对任何相反的信息感兴趣 。
换句话说 , 我被自己的认知束缚住了 。 但偏偏 , 你的认知半径 , 决定了你能力的大小 。 ”
人的认知半径越小 , 眼中的世界 , 就越狭小 。
自媒体作者@清悠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
一次 , 她跟公司某位同事交涉工作时 , 遇到了一个数据问题 。
对此 , 对方毫不犹豫:“数据不正常肯定是设备故障的原因!”
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 , 清悠认为不该如此武断 。
“数据不对不一定就是设备运行不正常的问题 。 也有可能是因为那时正好有工人在检修 , 还有其他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 ”
之后 , 她便去查了设备的检修记录 , 并指出了几个极具可能性的影响因素 。
然而 , 无论她是摆事实 , 还是讲道理 , 对方依然认定就是设备故障的原因 。
面对如此固执的人 , 清悠气愤不已 。
但她很快便冷静下来想明白了 。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 , 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
就像她的这位同事 , 在发现数据有误时 , 他的第一反应甚至唯一反应就是设备问题 。
不管你的证据有多充分 , 他的观点都不会改变 , 因为他的认知里根本没有其他看法 。
后来 , 清悠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不禁感慨: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低 , 其想法就越单一 , 越缺乏判断力 , 人就会表现得越固执 。 ”
是的 , 很多时候 , 真正困住你的 , 不是外界的束缚 , 而是认知的桎梏 。
正如作家周岭在《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中写的那样: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 ”
有的人 , 就算胸中自有沟壑 , 还会主动听取他人的意见 , 不断吸纳新的观念 。
而有的人 , 固执己见 , 把别人的好言相劝当作过耳之风 , 最后只能困死在自己的认知茧房里 。
人这一生 , 永远都在为认知买单 。
文章图片
02
认知层次越高的人 , 格局越大 。豆瓣上 , 有个叫“认知战”的小组 , 里面有这样一句特别扎心的话:
“真正限制我们人生的 , 从来不是经济上的贫穷 , 而是认知上的困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一个人开始变得强大的5种迹象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一个人的风景依旧灿烂。|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从随礼就能看出来!
- |真正破坏一个家庭的,不是外遇,不是贫穷,而是……
- 不完美 一个人的格局会变大,离不开四种好心态,很重要
- 安全感|一个女人,心里是否只有你一个人,从这4个小细节就能体现出来!
- 先做一个值得深交的人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看这4种表现
- 孩子|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少言少语
- 一个人到了中年,要“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