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交友,该不该时刻戒备?|心理咨询师信箱 vol.12


成年人交友,该不该时刻戒备?|心理咨询师信箱 vol.12
文章图片
问题的解决始于觉察 。
这档「心理咨询师请回答」栏目 , 带你透过别人的问题 , 看到人心深处相似的困扰 , 找到你自己的答案 。
问题:信任人的分寸感怎么把握?
成年人交友,该不该时刻戒备?|心理咨询师信箱 vol.12】有时候跟人聊天时觉得很奇怪 , 明明聊得好好的却莫名其妙没有回复 , 也没有一个说法;或者 , 这已经间接说明it'sover了 。
有时候觉得困惑 , 信任的分寸感该如何把握呢?遇到人都真诚相待 , 却可能遭遇突然冷落的尴尬 , 难道只有紧闭心门、时刻戒备才是成年人的世界吗?
董静咨询师:
你好~看到你的困惑 , 似乎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上你产生了受挫的感觉 , 进而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产生了怀疑和困惑 。
首先 , 我能感觉到你对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友好程度有期待 , 且自己也以身作则 , 在关系和沟通中以诚相待 , 并希望获得对方的积极回应和关系的发展 。 这本身是一个人与生俱来、非常合理与必须的一种需要 , 正是这些内在的需要激励着我们向前并逐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
成年人交友,该不该时刻戒备?|心理咨询师信箱 vol.12
文章图片
图/Pinterest
美国耶鲁大学奥德弗教授的ERG需求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
生存需要(existence):即提供一个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 , 包括人的生理和身体安全需求;
关系需要(relatedness):即维持人与人之间友善关系的愿望 , 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和获得名声和认可的愿望;
成长需要(growth):即人们希望得到发展 , 获得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内心愿望 。
那么 , 我们如何满足自己对关系、对发展的需要 , 获得一个良性的互动和反馈呢?人际关系与沟通常常发生在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中 , 或书面的、网络通讯软件交流里 。
从你的文字来看 , 应该这次聊天是发生在网络上的 , 有些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你平时是怎样与人相处的?如果不是通过网络 , 日常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你来说又会是怎样呢?会不会和网络上的交流很不一样 , 会更擅长 , 还是更不擅长?相比面对面真实的人际关系与交流 , 网络上的交流会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不同交流方式的利弊?
这些发问 , 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人际沟通能力和内在的态度与外显行为 , 也是很有价值的一些思考 。
希望思考这些问题能帮你意识到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沟通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客观情况、以及自己的应对能力 。
这样 , 也许你能够更深刻地理解 , 在自己与对方的聊天当中 , 互动关系是怎么发生和发展的:你的需要与他的需要有什么不一样?你们对沟通的期待有什么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 , 你就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到自己的内在需要并学会适宜地表达 。
成年人交友,该不该时刻戒备?|心理咨询师信箱 vol.12
文章图片
图/Pinterest
此外 , 即便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 , 我们仍然不能保证对方总是积极回应 , 对方可能会有各种各样自己的原因导致沟通中断 。
通过觉察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互动 , 我希望你不会再因为一次沟通不畅的挫折感而耿耿于怀 , 而是有更坚定的自我 , 能够理解这种沟通受阻不是自己的原因;也不必怀疑人际交往的真诚度 , 而是懂得适可而止的分寸 , 懂得人与人之间的日益亲近是需要时间、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