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孝道是如何形成的?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 二 )


其次 , 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结构是传统孝道发展的政治基础 。 经济结构的变革也改变了社会阶级的变化 。 中国跨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本上将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带进文明社会 , 并且由氏族制发展到宗法制 , 而且宗法制十分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
我国的封建国家是以统治家族为核心建立的 , 根本上说就由血缘部落发展而来的 。 因此这种国家的建立带有深刻的“家邦式”烙印 , 也就是说家庭观念从家庭内部上升到了国家层次“家国一体” , “国即是家 , 家即是国” 。 孝道由一种家庭内部伦理规范上升到了国家社会道德规范的层次 , 这种孝道伦理也得到了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 。 至此开始我国传统孝道的主体核心观念形成 , 在接下来长远的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 , 这种孝道理论也一直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 , 并且逐步渗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 , 直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 。
(2)先秦孝道伦理的形成
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 , 引起了思想文化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和繁荣 , 进入到中国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阶段 。 由于西周一整套分封宗法制度的衰落 , 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 撼摇了维护宗法等级的以“有孝有德”为特色的宗法道德规范 , 并使得其日趋淡薄 。 社会的巨大变化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 在这种社会动荡秩序混乱的局面下 , 孔子以周礼为基础 , 创立了儒家学派的基础理论“仁”学 , 以这种道德哲学为基础 , "孝"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 , 并通过“仁”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孝道文化的内涵 , 使得孝文化走向伦理道德规范 。 “孝弟也者 , 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提出的这一观点 , 确立了“孝弟”作为“仁”的根本而存在 。 而“仁”在道德规范中被作为根本源头 , 这样孝道的地位被上升到了传统道德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 也进一步明确了“孝”在民众当中的普遍性 。 “孝”也就此成为了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 为维护家庭伦理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随着儒家文化的发展 , 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天下之本在国 , 国之本在家 , 家之本在身” ,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 , 而其天下太平 。 ” , “事亲 , 事之本也” , 这些观点都反映了尊亲和事亲的重要性 , 很好的补充了传统儒家孝道的理论基础 , 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 , 为后世孝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
传统的孝道是如何形成的?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
文章图片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 , “孝”也成为一个主要的争论焦点 。 在儒家内部就有多个不同的声音 , 在法家、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中更是有着不同观点被提出 。 法家认为“孝”是不可提倡的思想道德观念 , “孝”不但无助于国家的发展兴盛 , 反而会成为国家发展的绊脚石 。 道家则认为“孝”和“仁”没有任何的关系 , “孝”只是作为人们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一种实践 。 墨家认为“孝”和“忠”、信、“义”、“仁”等道德理念一样 , 没有特别宣扬赞美的必要 。 在儒家学派内部 , 对“孝”的思想争论更多的是“孝”的发展方向的争论 。
子思学派更加具体化了孔子对“孝”的理论阐述 , 推动了传统孝道文化在我国政治化的进程 。 子思学派认为 , “孝”是发自于内心的真挚情感 , 是“仁”的外在行为表现 , 个人要在尽孝于双亲之后才有资格要求子女来孝顺自己 , 这样的“孝”才有助于社会和国家的稳定 。 孟子学派进一步明确了“仁”和“孝”的关系 , 注重孝道在社会上的发展和实施 , 论证了“孝”存在的合理性 , 加强了孝道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曾子后学更加具体的整理了孝道文化的思想脉络 , 使得孝道文化更加的理论化、体系化、实践化 , 孝道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完整的伦理道德规范 , 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在生活中去实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