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抑郁辍学孩子背后原因曝光,警醒父母:是什么引发孩子“心病”?

曾在一座森林家庭教育1000+案例严选库中看过10个青少年抑郁辍学的故事 。
让人意外的是 , 他们大多是重点中学的优等生 , 人生本有无限可能 。
可有一天 , 这些孩子突然开始焦虑、辍学、抑郁、厌世......
比如 , 有位孩子原本阳光开朗 , 可从某天开始 , 他变得暴躁易怒 , 莫名其妙大哭大笑 , 时而抑郁 , 时而躁狂 , 至今辍学一年 , 并长期依靠药物治疗 。
中科院今年3月发布的调查显示 , 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接近25% 。 这意味着每5个孩子 , 就有一个抑郁 。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10个抑郁辍学孩子背后原因曝光,警醒父母:是什么引发孩子“心病”?
文章图片
1、家庭环境压抑 , 引发孩子“心病”
作为一家聚焦青少年复杂心理问题的专业化家庭教育机构 , 一座森林在“五学一体有机教育”理论中提出:不要让父母的爱成为孩子发展的限制 。 要努力提供养分和生态 , 让孩子像森林一样“自然的、有机的、生态的”的全面成长 。
为了回到正常生活轨道 , 上面提到的“问题”孩子参加了一座森林《晴空成长计划》 。
在专家老师引导下 , 他们迈出了打开心扉的第一步:“控诉” 。
18岁小韩 , 从小是受到赞扬的“别人家的孩子” , 可实际上她却很自卑 , 觉得自己什么也不配 , 从来没有做主过任何事 。
不仅学习上 , 生活上同样如此 。 妈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让小韩吃固定的食物 , 哪怕小韩不喜欢 。
从始至终 , 小韩的情绪、感受 , 妈妈都看不见;哪怕妈妈付出的再多 , 小韩却一心只想逃跑 。
在专家老师看来 , 小韩如同一个提线木偶 , 一直被安排 , 她很“优秀” , 但缺乏自我 。
甚至 , 小韩确诊抑郁后 , 妈妈仍要控制孩子 。
孩子在物质方面确实受到了很好的照顾 , 但他们却在无声的压抑中慢慢崩溃 。
根据我们的1×10森林工作法“五感五力”理论 , 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原本拥有良好的“学习力” , 即自主学习 , 在学习中找到目标 , 体验价值感和快乐的能力 。
在密不透风的家庭环境中 , 孩子因“学习力”产生的价值感和体验感被大幅削弱 。
内心焦虑缺乏宣泄口 , 孩子就只能向内自我攻击 , 最后压抑成伤 。
10个抑郁辍学孩子背后原因曝光,警醒父母:是什么引发孩子“心病”?
文章图片
2、不要在“鱼缸”养孩子
生活中 , 这样的父母有很多 。
他们认为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规划好一切 , 时时督促孩子进步 。
殊不知 , 自己的过度干预 , 已让孩子遍体鳞伤 。
心理学中 , 有个鱼缸法则 。
大意是 , 鱼缸里的小鱼每天都被精心喂养 , 可一年过去了 , 小鱼始终只有3寸长 。 直到有天鱼缸被打破 , 小鱼被安置在院子的水池中 。 不到两个月 , 小鱼就从3寸长到了一尺!
小鱼需要成长空间 , 孩子同样如此 。
一个被困在鱼缸里的孩子 , 他的世界没有选择、没有自由 , 成长之路受阻 。
不管父母投入多少精力 , 结果注定是一场悲剧 。
要知道 , 每个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 , 都必须摆脱父母的期待 , 成就完整的自我 , 成为“他自己” 。
10个抑郁辍学孩子背后原因曝光,警醒父母:是什么引发孩子“心病”?
文章图片
3、为孩子打造“跑道”
孩子的前半生是父母陪着前进 , 后半生终究要自己去闯 。
与其把孩子困在“鱼缸” , 不如为孩子打造“跑道” 。
一座森林是是首个将家庭教育与自然学相结合的专业机构 。 通过历年大量案例研究探索验证 , 我们认为 , 如同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涵养出丰茂的森林 , 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 方可培养出心目中期待阳光少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