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究竟该怎么解释?第二、第三不孝指的又是什么?( 二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究竟该怎么解释?第二、第三不孝指的又是什么?
文章图片
二、阿意曲从 , 陷亲不义 。
刚才我们简单解释了一下 , 这是三不孝中的第一个不孝的行为 , 俗称愚孝 。 愚孝和愚忠 , 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 。
现在很多网友总是说这么一句话:国家的态度 , 就是我的态度 , 我无条件支持国家的态度 。
我看了都想笑了 , 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 什么是国家这个概念呢?其实国家还不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组成的吗?哪怕是决策层 , 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 也是由若干个人一起组成的 。
是个人都会犯错 , 历史上决策层犯错的例子还少吗?这种无脑式的效忠方式 , 其实就是愚忠的一种体现 。 他们的这种愚忠表现 , 才是将国家推向危亡的行为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究竟该怎么解释?第二、第三不孝指的又是什么?
文章图片
这话用在孝道方面 , 也照样可以套用 。 我无条件支持父母的行为 , 只要是父母做的事情 , 就都是对的!
好家伙 , 这是孝顺的方式吗?这简直就是在把父母往火坑里推 , 有没有?因为是个人都会犯错 , 你要不时时提醒他 , 那他可就错得没谱了 。
古语云:君有诤臣 , 不亡其国;父有诤子 , 不亡其家 。
啥意思?君主手下有直言敢谏的臣子 , 那么国家才不会败亡 。 父亲身边有敢于指出父亲错误的子女 , 那么这个家才不会衰败 。
我认为赵岐想要表达的 , 其实就是这么个道理 。 他希望子女能够直言敢谏 , 劝谏父母 , 这也是一种孝顺的方式 。 臣子也是一样 , 时常劝谏君主 , 才是忠君爱国的方式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究竟该怎么解释?第二、第三不孝指的又是什么?
文章图片
三、家贫亲老 , 不为禄仕 。
这就很好理解啦 , 家里穷得叮当响 , 吃饭都成了问题 。 父母年纪又大了 , 不能出去赚钱了 。 这个时候全家的重担 , 都落在了子女的肩头 。
结果子女来了一句:我要躺平!
好家伙 , 这种情况下 , 你敢躺平?还不麻溜地为自己的前途寻找道路?还不赶紧先打工挣点钱 , 让父母填饱肚子?想啥呢?
这种孝顺 , 其实是最实在的一种孝顺 , 也是父母最容易感受到的一种方式 。 我觉得十分值得提倡 。 不谈孝顺 , 任何一个人都应该负担起自己身为人的责任 。
如果你是父母 , 那么请好好抚养子女 。 如果你是子女 , 那么请好好赡养父母 。 这或许是每个人都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 当然了 , 孤儿和丁克人群 , 自然可以想怎么躺就怎么躺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究竟该怎么解释?第二、第三不孝指的又是什么?
文章图片
总结:孟子其实提出了不孝有五 。
刚才提到的不孝有三 , 主要指的是东汉经学家赵岐给出的答案 。 孟子在《孟子 , 离娄下》中 , 曾经提出过不孝有五: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 , 不顾父母之养 , 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 , 不顾父母之养 , 二不孝也;好货财 , 私妻子 , 不顾父母之养 , 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 , 以为父母戮 , 四不孝也;好勇斗狠 , 以危父母 , 五不孝也 。
啥意思呢?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
第一 , 懒惰成性 , 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
第二 , 喜欢赌博、喝酒 , 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 。
第三 , 贪财好色 , 只顾着老婆孩子 , 却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
第四 , 嫌弃自己的父母丢人 。
第五 , 自己在外面惹是生非 , 结果伤害到了父母 。
其实前面三条 , 也可以归类为一条:不赡养父母 。 这么一来不孝顺 , 依旧是三种不同的形式 , 不过和赵岐所解释的就大相径庭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